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批准一批重点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其重要意义之一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把著名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让社会共享,把著名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向教育欠发达的中西部和边远地区输送,促进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教学资源有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包括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如卫星、网络等传输设备,多媒体和网络教室以及校外学习中心等。软件资源包括教学平台、管理平台、网络课件、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答题库)以及各种软件工具等。资源共享就是针对这些资源而言的。
关于资源共享,部分网院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如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等几所大学的网院开始允许各自的学生进行认定课程的互选,学分互认;又如刚刚成立的教师网络教育联盟,试图使用统一的教学平台共享师范类试点高校的教学资源;又如中央电大使用统一的电大在线平台,五统一的教学要求,在电大系统中也是一种资源共享。但总体来说,资源共享在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中还很不普遍,尽管教育部一直在推动资源共享,但实际进展至今并不尽如人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制约资源共享呢?
资源共享是建立在优质资源基础之上的,首先优质资源严重短缺是制约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网络教育初期,一部分网院没有遵循教育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必须“先校内后校外,先资源建设后社会办学”的原则,匆忙上阵。由于资源建设跟不上教学进度,大部分资源谈不到精益求精。即便是优质资源,有偿共享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解决优质资源短缺和优质资源有偿使用的思路有三点:
1.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前国家的持续投入应该成为各类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国家已经投入4000万元建设320门网络精品课程,这320门网络课程应尽快实现廉价的有偿共享,鼓励各网院积极使用这些资源。把有偿共享获得的收入进行再投入,用滚雪球的方式实现优质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制定政策鼓励各网院建设优质资源。把优质资源建设纳入教育部对网院的评价体系中,提高各网院建设优质资源的积极性。
3.在教育部主导下,搭建沟通资源提供商和资源需求者之间的公共展示平台。使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有一个集中展示的地方。通过这个公共平台,人们可以方便地了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建设的具体进展情况;人们也可以方便地进行公开、公平、有序的资源交易。
总之,提高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的积极性,促进优质资源的有偿使用是当前促进资源共享的关键。
其次长期形成的我国高等教育封闭式办学的传统是约制资源共享的第二个原因。各试点高校几乎都在建自己的教学平台,用自己的网络,建自己的系统。无形中又在沿用传统封闭式办学的模式,资源不公开,当然无法实现共享。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从试点一开始就应该确立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教育对象的开放,时间的开放和空间的开放。无论是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树立起开放的教学理念。不应该再回归到传统围墙内的高等教育模式。
解决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思路也有三点:
1.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教学资源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开放,起码应做到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公开,甚至1-2个章节的课程公开演示,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大概。
2.提倡以课程为单元实施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以专业为单元组织教学活动,专业课程只面向本校本专业的学生,在操作层面上无法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互选,更无法实现各试点高校之间的课程互选。只有以课程为单元实施教学,才能实现对各类教育对象的开放,构筑多入口、多出口的立体化的教育体系。
3.自愿组织“网络联盟”,鼓励各自的学生进行适当比例的认定课程互选。像浙江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那样,像教师网络教育联盟那样,真正把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开展起来。
优质资源建设和共享在远程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也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希望引起更多的讨论,特别是共享机制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