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为全社会创新的先导和基础,如何才能真正肩负起知识经济时代的伟大使命,这是教育界内外有识之士都在思考和研究的命题。
灌输和传授知识是传统教育的主要取向,各种规章制度均围绕这种取向制定。客观地说,具有悠久而深远历史根源的这种教育传统实际上存在着抑制人的个性、灵性和创造潜能充分发挥的种种弊端。正因如此,上个世纪特别是下半叶以来,在社会和经济发展呼唤创造型人才的形势下,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改革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认识建构、自主性学习等一系列新教育理念和思想,并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在各个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尝试。
但是,我国教育在功利主义侵蚀下,仍然难以从“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中解脱出来,从“智育唯一”,以“分数论优劣”窠臼中摆脱出来,从高考指挥棒和以考取重点大学人数论教育政绩的阴影中走出来。权威、记忆与考试仍然是当今我国教育的主题,而教育本该有的智慧就失去了灿烂的光芒。每个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看到,如今的许多学生不是满怀希望和憧憬走进校园,而是背负着父母“一分值万金”的教化开始人生的苦旅,从入学启蒙开始就为考试的分数和全班的排名而努力,使自我的个性、灵性难以张扬,兴趣爱好和特长遭到扼杀,众多的学生也就逐渐失去了好思考的天性。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教育模式已经被接受和默认。于是,现在出现的学生苦、教师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们更是心力交瘁的畸形教育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需要智慧,因为只有教育充满智慧,才可能培养出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教育并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教学设施有多先进,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是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不在于教师的满堂灌式的授课有多少学时,布置了多少作业,而在于教师如何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并不在于学生考试的分数高低,而在于学生是否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心,是否掌握和培养了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和人生的需求;并不在于学生有多少特长与爱好,而在于学生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
然而,要教育真正闪耀出智慧的光芒,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和理解;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通力合作,并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体系结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教育形式和方法、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指标、教师队伍的培养等诸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与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使人接受前人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传承性事业,而是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激励人们去创造新的社会生活的开创性事业。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崛起,在理论和思维上有着革命性的进展,对人类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重大的影响。知识并不完全单纯是科学技术,除科学是其主要部分外,还有两个重要部分:这就是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当代科学思维已呈现如下特点: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义性走向多义性,从精确走向模糊,从因果性走向偶然性,从渐进走向跳跃,从确定走向不确定,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从定域论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这不仅使人类对客观过程认识更深刻、更全面,而且把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教育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求同”的思维习惯,而是需要“求异”的思维的活跃。这就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培养人们的创造思维,营造鼓励人们勇于创新的人文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目前的教育已明显地缺乏“相对比较优势”,甚至在许多方面还处于劣势,我国教育功利主义的色彩太浓太重,其误区恰恰就在于,把所有的学生都推向了那只需要极少数人去展现才华的发展方向。
因此,怎样站在面向未来的视角上,对我国教育的昨天和今天进行整体的反思,从习以为常的纵向比较转向横向比较,有助于我们把握教育大变革的脉博。在当今世界已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落的时候,教育作为各国“学会生存”的“诺亚方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谁能把握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掌握主动权。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智慧的教育。贻误教育必将遭到历史无情的报复,成为遏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