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 │ 资源中心远教厂商培训考察网上书城杂志订阅市场研究行业媒体国际远教
论坛远教沙龙群 英 会案例分析名家评论人物专访专家专栏2006 历届大会:05' 04' 03'网友投稿
姓名:厉以贤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职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Email:
[email protected]
发表论文
展望:21世纪我国社区教育
教育·社区·社会的三位一体
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和互动
社区教育与学习型社区的基本原理
知识社会·终身学习·高等教育改革
日本的儿童养育院
3.15、两会和教育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风波观察
“大学生村官试验”引发的教育问题
共鸣与感言
教育蛋糕该如何切分
谁是真正意义的XX学家
体验式学习
打工子弟学校开停博弈的背后
   

 

 

 专家专栏 名家评论


 
展望:21世纪我国社区教育

    我国社区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社区教育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逐步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包括青少年)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整体育人、提高全民素质的新格局,促进了教育和社区(社会)的结合,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显示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社区发展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概念。社区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教育与组织的行动过程,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运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社区发展的重点是人的因素、人与人的因素,是人的培养、发展和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的活动,已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广泛兴起。

  应该说,和以往相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社区,关注社区建设,关注社区教育,关注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组织。本人认为,在21世纪,社区教育将有较快的发展,这是由于:

  一、社区教育的作用将日益突显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学习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各个领域的社会。知识已成为一种基本的资源,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增加来衡量,社会的重心正转向知识领域。

  在21世纪,知识社会、学习社会的社会基础是社区,不是单位或个人,于是也可以这样说,21世纪是一个社区社会。

  在21世纪初期,在我国大部地区,单位的功能将迅速外移,城市职工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一般都是公有制的,具有类似社会性的功能,它包揽了单位职工的就业、教育、劳保、福利、住房、医疗、生育、甚至子女上学等。单位对其职工有着全面的决定性的意义,职工对单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同时,政府对城市居民的管理主要也是通过单位实行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将自己承担的社会事务从单位剥离,移向社会,主要是移向社区。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过渡,这就要求社区的功能不断丰富、强化,要求社区替代由过去单位所承担的教育功能、后勤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医疗保健功能、交往功能等。社会的功能将集中在社区,社区教育的作用将日益突显。

  二、提高全民族素质呼唤社区教育

  21世纪面临着国力竞争的强大压力。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使综合国力的竞争更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竞争。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掌握知识技术的人。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这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专业人员。社区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形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提高全民族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都强调每个人需要有机会发展自己,而这一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身的学习和教育的过程,需要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衔接起来,需要把工作的、职业的培训与社区教育衔接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全民族素质,才能形成高素质人力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展,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工作节奏加快,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与此同时,人们收入逐步增长,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有良好的社区环境,更要求有良好的社区教育,以满足精神的需求和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国的社会转型,引起城市结构变化,衍生出大量的单位以外的群体,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自由职业者以及外来进城的经商、打工从业人员等。这些非传统单位的人员,将纳入社区,使社区成员的异质性成分扩大,社区成员的素质状态呈现多样化。城市结构变化也包括人口结构变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如独生子女、核心家庭、人口老龄化,再加上社区内的下岗待业人员、提前退休人员等,对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社区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

  三、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将代替封闭性

  教育改革发展的态势必然是以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替代传统教育的保守性、封闭性和僵硬性。

  教育的开放性有两重含义:一是要求教育向社会的每一个人开放,任何人,不分性别、年龄、出身、民族和地位等,只要他们有学习的愿望,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接受教育、开展学习。二是不论是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的学习,只要结果相同,社会一律承认其学习成效,建立起学习成就的认可制度。

  教育的多样性也有两种含义:一是允许和包容多种形式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在职培训教育、社区教育等,对不同形式的教育同等对待。二是学习和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弹性,形成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网络。培养规格和学习内容随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而自行调节。

  社区开放型教育将获得发展。社区教育向受教育对象开放,为社区内所有愿意接受教育者和培训者,提供学习和教育的机会。入学不要求具备正规学历和入学资格考试,课程设置多样,学习时间不限,学习和授课方式灵活,广泛采用信息网络等媒体工具。社区学院,将根据社区成员的需求,采取开放办学的方针,为社区成员提供学习和教育。

  社区开放型教育,除了培训、课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和人际交往,实现彼此分享和提高,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及变迁;增强个人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使个人完成社会化及自我实现;提高个人和群体的素质与生活质量。
 
  社区教育发展趋势

  在一些社区教育开展得好地区,社区教育已出现以下一些趋势:

  ●社区教育已经从自发走向自觉;

  ●社区教育已经从无序步入有序;

  ●社区教育已经从活动型转向制度型、实体型、网络型和规范型;

  ●社区教育已经从经验型转为科研型;

  ●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开始紧密结合。

  社区教育实验回放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该《行动计划》中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2000年4月教育部部署了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确定了8个社区教育实验区。建立了教育部社区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及社区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推进社区教育的日常工作由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负责。

  2001年11月7日至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社区教育实验经验交流会议,将社区教育实验区由8个扩大为28个。会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提高社区教育水平,发展社区教育规模,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社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至2001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半数以上省、市已建立了约110个社区教育实验区,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已在全省市范围内开展了社区教育工作。

  背景资料

  自1970年以后,迈向学习社会成为世界主导性的教育思潮,各国相继展开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与学习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入90年代,在发达国家则走向具体实施阶段,学习社会的理念正在逐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策略。

  学习社会是指人人都能终身学习的一种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一种结果。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社区教育是学习社会的基础,是迈向学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学习是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人自身如果没有这种终身学习的需求,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在一生中能持续地学习,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终身教育是人在一生中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是社会各场合所提供的一切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活动的总和,终身教育着眼于教育客体,着眼于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架构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到教育的体系。

  《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27日第3版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90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