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问题,是在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来承担这样一种背景下提出并逐步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现在已经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的形象经过了三次演变:道德本位的教化形象;知识本位的教书匠形象;以人为本的专家形象。如果说过去教师的工作还只是一种职业,只要具备各门学科知识就可以担任教师的话,那么,今天仅仅具备学科知识还并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全部条件,还必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算符合教师资格的要求。因此,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工作已经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专业,要象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一样作为专业工作者对待、要求,实行教师专业资格制度。
在不同的时代,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会发生变化,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和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当今时代,影响教师专业化要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一方面知识社会的即将来临,终身教育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个学习型社会中,人们不仅通过学校学习知识,而是在各种组织中、通过各种形式学习,这样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都会发生变化;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过程和组织,教与学的关系必将发生变化,教师的作用、工作方式及其与学生的关系也将有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会引起教师职业的消亡,教师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中仍然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教师的角色将会发生变化,它的素质要求也将有新的内容。就我的认识而言,有三个方面可能是值得引起讨论的:一是教师已经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拥有者,而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因此它只能发挥其它角色不能发挥的作用,同时,它还要学会综合应用其它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一是教师已经不是教育产品的生产者,而是生产(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一是教师的活动已经不是教学过程的“独奏者”,而应该是“伴奏者”,也就是说他的主要任务并不单是传授知识(当然这仍然是重要任务),而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组织和管理知识,是引导而非塑造他们。
教育教学本身正在不断地经历着变革,这些变革归结到一点就是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学习者,他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更要有职业精神和献身精神。教师所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主要的大致包括: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知识基础和职业知识、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等方面。
就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而言,教师的职业精神最根本的应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体现这种职业精神的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自己事业的追求和成就。
教师的知识素养,以往主要强调学科知识水平,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在知识社会即将到来之际,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教师的知识领域需要扩展和综合。除教学的学科知识之外,还需要:一是具有宽广的知识背景,即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基础,需要有一般的了解;一是综合性知识,即打破学科界限,能在学科教学中综合应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一是跟踪知识发展的前沿,能及时了解和把握知识发展的新动向,以不断补充教学内容,并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新的知识。
在教育教学发生深刻变革、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愈益彰显的今天,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更加扩展,作用更加明显。这种能力既包括基础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即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观察能力、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关心人、了解人、研究人、发现人、开发人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核心和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