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
在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教育形式。它与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是:
(1)网络对学生原有思想观念的强烈冲击。网络将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使得人们在网上交换信息的过程中超越了国家、地域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藩篱,尤其青少年学生不得
不承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冲击,这种冲击甚至会破坏他们原有的价值取向。传统的道德教育已经难以帮助青少年有效应对这种跨文化的心灵震荡,惟有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方能承担起这一历史新任务。
(2)网络使得不良内容的获取更加便捷。对传统媒体“一刀切”的信息监管办法已经不适用于网络媒体,学生在网上接触不良内容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特别是国外反动势力利用网络散播各种政治偏见,强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加上国内一些不法分子“里应外合”,利用网络发布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其对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如何教会青少年提高信息鉴别能力,正确面对各种不良诱惑的侵害,是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这一课题是传统道德教育通常不涉及的。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所担负的新任务就在于培养我国青少年学生领会“拿来主义”的精髓,在利用网络分享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
(3)网络法律规范还有待加强和完善。对于网络法律的制订各国也是千差万别的,关于“合法性”的问题在网上变得十分模糊和困难。网络社会中的“匿名性”使得人们在网上可以避免与传统意义的社会直接接触,这也让一些不法之徒得以为所欲为。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网上诸多诱惑和困扰,传统的道德教育没能给出现成的答案。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并没有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截然分开,而是将二者同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能够从多个方面来规范人们的上网行为。
(4)除了法律,现实社会主要是依靠舆论来约束人的行为。与之相对的是,网络社会更强调人的“慎独”,也就是道德自律,强调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同时还必须对社会负责。换句话说,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并不适用,唯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层次,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应该看到,网络时代的传统教育方式的功能和道德传递效果相对减弱,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青少年以极快的速度接受新的知识或信息,道德观念也随之变化。这就大大拓展了他们思维和行为的空间,同时也增强了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因此在现有环境下,如不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其将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四、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与信息化教育
所谓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的概念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而提出的。信息化教育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形式,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国际上教育信息专家的建议,进行信息化教育的师生需具备六大信息技能:
确定任务 确切地判断问题所在,并确定与问题相关的具体信息。以学校布置的作业为例,学生不仅要知道需要回答哪些问题,还要知道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
查询策略 一旦问题明确了,注意力就要转移到需要的信息之可能范围上来。信息查询策略包括做出决定选择哪些有用的资源。
查获信息 学生决定合适的信息查询策略之后就要付诸实施。这一部分技能包括:信息获取工具的使用,材料、课本的各个部分的组织安排,以及关于搜索网上目录的策略。
利用信息 学生获取信息之后,必须能够听、看、读,与信息发生相互作用,然后决定哪些有助于解决他们的问题,还必须能够摘录他们需要记录、拷贝和引用的信息。
综合信息 综合是把信息重新组合或打包成不同的形式以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综合可以很简单,如传递一条具体的事实;也可以很复杂,包括几种不同资源,各种各样的媒体或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比较抽象的观点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评价信息 评价是要确定实施信息问题解决过程的效果和效率,此时必须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信息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信息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是否做出了决定?情况是否得到了改善?最终结果是否满足了当初的需要?学生的这种自我评价将会提高他们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还不能够为学生和教师的这些技能培训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这些课程往往局限于编写的程序和软件的使用。这些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后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在特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的信息检索、综合策略。换句话说,一个相当熟悉浏览器的学生不一定可以在网上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多、最合适的内容,而一个对自己编写程序洋洋得意的学生可能还不清楚他的程序将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危害。
另一方面,尽管多年来学校对于德育工作一直常抓不懈,但拘泥于应试教育的德育最后还是把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变为对枯燥条文的机械记忆,结果是许多学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或是“课上这么说,课后却不这么做”。
信息化教育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强调学习的创造性。信息化教育为学生所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前所未有的,但也要求学生能够“慎独”,学会在网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传统德育所难以企及的目标,也是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所要努力做到的。
总之,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是现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分支,它也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德育课程,而是构筑在信息技术、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基础之上的全新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EB/OL].
[2]焦点:《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京发布[EB/OL].
[3]调查显示:近半学生光顾色情网站[EB/OL].
[4]色情网站袭击中国近半数学生[EB/OL].
0803/32461.shtml
[5]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EB/OL].
[6]台湾人酷爱上网纸尿裤派上用场[EB/OL].
[7]四川发生首例未成年人制黄色网页案[EB/OL].
[8]江泽民: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进信息网络发展[EB/OL].
[9]第二届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调查评估活动[EB/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