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部农村中小学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途径
对于克服了各种困难,构建了校园信息化环境的西部农村中小学,所面对的更为艰巨的任务,是如何让现有的信息化环境发挥出最大效益,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针对目前重点建设的两个系统,围绕资源应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育资源在学校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1. 卫星节目资源的接收、整理、发布
SINO-1卫星传送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同步课堂、示范
课、多媒体课件、科普节目、文化教育节目等。学校要在熟悉各种类型资源传送时间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讨论,制订接收计划,确保教学急需资源准确无误地接收,对剩余资源有选择地接收,对有保存价值的资源及时刻录。对下载及刻录的资源要及时整理、登记在册,并向师生及时公布,有条件的学校要依托校园网发布。
2. 网络教育资源本地化
针对目前具备上网条件的农村中小学,都是通过电话线,以128kbit/s的带宽连接,多台计算机同时访问,且网络效率低下的情况,我们提出了网络教育资源本地化的概念。
网络教育资源本地化是指依托本地服务器,对网上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发布,以提高师生获取网络资源的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教育站点分类链接:搜索针对教育、教学的优秀网站,对网站的内容、服务、特色进行说明,依托本地服务器,按学科进行分类链接。二、资源下载:依托本地服务器,下载网上优秀的教育资源(教学软件、教案、习题、图片、视音频素材等),按学科——年级——素材类型归类并发布。三、资源更新:定期搜索新的教育网站及教育资源,进行链接或下载;对已经链接或下载的资源,依据其使用情况,进行保留或删除。
教育资源本地化,是针对网上教育资源分散、零乱、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在对Internet的访问带宽有限的条件下,变师生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分散利用为集中共享,使网上数量有限的精品资源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更为高效的利用。
3. 制订制度,强化应用
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是以应用为本的。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信息化环境的应用,鼓励教师将卫星资源、网络资源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鼓励教师通过卫星资源、网络资源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定期组织教师探讨优秀的课例,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引导教师将这些思想、方法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融合,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学校要做到随时向教师开放资源,使教师能方便地各取所需;能定期或随时向学生开放资源,让学生能自主选择学习或观看教育资源,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校级培训
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能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环境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学校应组织骨干力量,制订计划,对本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校级培训。培训要分层次,在对本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将教师纳入初级、中级、高级不同的培训计划中,由中、高级水平的教师负责初级水平教师的培训工作,并为高级水平的教师争取外出受训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校级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培训要分主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内涵广泛,校级培训的内容要切合教学需要,优选教师当前急需掌握的技术内容,之后再进行层级性的提高培训。
(二)教育资源在西部农村的应用
1. 依托卫星资源,建立乡村信息站,宣传农、牧、渔业科普知识
长久以来,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交通不畅,由此也带来了信息的闭塞。而目前,在卫星传送的资源中,有大量的农、牧、渔业科普知识,因此,学校要利用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向周边地区的信息辐射作用。学校要依据当地农民的需要,有选择地接收适用于当地农、牧、渔业生产需要的资源。同时,学校要依靠在校学生的力量,做好对农、牧、渔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定期组织周边地区的农民群众观看、学习科普知识,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从“靠天吃饭”的传统作业方式中走出,树立依靠科技发展农、牧、渔业生产的观念。以甘肃省天祝县安远镇三沟台的农民为例,今年春天,降雪过多,积雪覆盖了草原,邻村的牛羊因无处觅食而大量死亡。而三沟台的村民在本村小学的组织下,已经学习并应用了“畜牧养殖新技术”,而使本村的牛羊得以幸存,避免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自此,村民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2. 利用互联网作为反馈渠道,解决农、牧、渔业生产中的问题
农、牧、渔业生产并不是一年复一年的简单的循环过程。因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原因,每年的生产都会出现新情况,遇到新问题。而长期以来,农民都是靠祖祖辈辈积累的经验进行生产活动,因此,他们常常无法有效应对突发的新问题。但现在,利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他们可以方便地将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向外界反映,寻求专家的帮助,实施对农、牧、渔业生产的“远程医疗”,有效避免因“误诊、误断”而带来的损失。以天祝县为例,在去年的小麦生产中,农民发现异常情况,在当地学校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及时上网反映情况,后被专家初步诊断为“条锈病”。他们及时向上级反映了情况,采取措施,避免了“条锈病”的蔓延。
3. 提供市场信息,搭建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依靠卫星节目接收系统、互联网所提供的丰富的农业信息,让农民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市场动态、需求信息,一改长期以来,仅靠经验形成的种植、养殖结构,而是将市场需求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以市场为契机,实现创收。仍以天祝县为例,当地农民从网上发现,市场对金针菇有较大需求,而天祝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于金针菇的生长,一直以来都有散户种植。在学校组织下,他们在网上联系并聘请了四川的专家,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当地政府听说此事后,给予引导、扶持。现在,金针菇的生产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又一个增长点。
一系列的事实证明,只要农民群众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实惠,他们就非常愿意学习、应用。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让学校成为当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技术培训中心和信息提供中心。
综上所述,我们在强调校园信息化环境应用于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信息化环境要服务于社区、服务于当地农民。只有当地经济发展了,政府才有更多的力量支持教育,而当地经济的发展又依赖于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期望依托校园信息化环境,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摸索出一条能使当地经济与教育互动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郭绍青. 甘肃省中小学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评估指标 试行[Z] .
[2]郭绍青. 现代远程教育原理——卫星数据广播节目接收[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3]李华.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发展与远程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2002,(8)
[4]王珠珠.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和面临问题的探讨[J]. 电化教育研究,2001,(11)
作者简介:张虹,硕士研究生;郭绍青,副院长,硕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730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