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 │ 资源中心远教厂商培训考察网上书城杂志订阅市场研究行业媒体国际远教
论坛远教沙龙群 英 会案例分析名家评论人物专访专家专栏2006 历届大会:05' 04' 03'网友投稿
姓名:黄荣怀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职位: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
Email:
发表论文
试论当前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上)
网络课程认证标准及优秀课程点评(上)
直面网络教育
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上)
关于课程整合实际问题的探讨
论协作学习中的动机因素(下)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
试论当前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下)
网络课程认证标准及优秀课程点评(下)
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下)
论协作学习中的动机因素(上)
网络化学习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专家专栏 名家评论


 
论协作学习中的动机因素(下)

四、协作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1、创设协作解决问题的情境所谓协作解决问题的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习者努力克服,而依赖成员之间的协作又是能够实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境.只有具备了问题性和协作性的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协作学习动机具有强烈的激发作用。

(1)任务的难度要适中

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ofmotivation)认为:动机:估计的成功的概率X成功的诱因价值(M=PSXls)。也就是说学习者做某件事情的动机,取决于他对自己成功机会的估计,以及他对成功价值的评估.研究表明,最佳的成功概串是二分之一左右。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如果尽自己努力,很有希望获得成功:如果不努力的话,也有可能会失败。

(2)设计的问题要有“情境”

协作解决的问题或任务对于学习者来说应该是有实际意义的,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才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学习需要。而且问题的情境要新颖、与学习者原有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这样就可以产生“认知不协调”,引起和维持注意,从而促进学习.另外,设计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在动机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某些学习任务对于激发学习动机是不合适的,例如;反复练习已经完全掌握的技能或者是阅读学习中永远用不上的名词术语的定义等材料。

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及教学内容,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敏锐的联系现实生活与教学活动的能力.比如,美国俄女俄州 Maboning县地理教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设计的一个协作解决问题情景是这样的:

 

(3)情景描述——“你所乘坐的飞机突然出现了引擎问题,你不得不跳伞,并降落到北纬40.47东经81.10的某个地方。这时候你穿着夹克、T恤、网球鞋和棒球帽,你跳伞的时候只来得及带相机(已经没有胶卷了)和一个午餐包.午餐包里有只剩下1/2的三明治和一个苹果、一瓶8盎司的水.”

(4)问题解决的要求——请利用互联网搜寻你需要的信息,以让自己能在所降落的地方生存下去。并且描述为了获取食物、藏身之处以及帮助你必须做的事情.画出一张地图说明你的降落地点,井解释这个降落地点与你已经习惯的生活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2、设计灵活新异的协作学习活动形式

设计灵活多样的协作学习活动形式,对保持协作学习活动的新颖性,激发协作学习动机非常重要.传统环境下典型的协作学习活动有:

(1)小组游戏竞赛(Teams-Game~Tournament,简称TGT):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先由教师讲授,再进行小组内部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学业竞赛.在竞赛中,学生都作为不同小组的代表,同以往成绩与自己相当的其他小组成员展开竞争,他们必须努力为自己小组赢得分数。

(2)切块拼接(Jigsaw):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或片断,每个学生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或片断。随后,把分在不同小组中而学习同一部分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个“专家组”(expertsgroup),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热练掌握。然后全部学生都回到自己原来小组中去,分别就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内容教给同组其他同学。最后进行学习单元结束后的测验,检查每个学生对整个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3)小组调查(Group Invesdgation,简称G工):首先教师向全班提出一个宽泛的论题即总问题,并激励学生对该总问题进行探究,比如可以阅读各种资料、参观或听取讲座等;然后让学生列举自己要调查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概括,删除重复的子论题,并加以归类。接着,让每个学生选择参加研究某一子论题。选择同一子论题调查的学生自然组成一个小组,他们通过讨论确定调查活动的过程、完成调查需要的资源以及任务分工等。教师在小组成员信息搜集、资料分析评价、结论推导过程中要提供及时的帮助、指导和督促。调查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作总结报告。教师组织开展评价。

在计算机支持的环境下,可以创设出更为丰富的协作会话工具及协作学习环境,交互的形式与手段、学习情境更为新异,这为激发学习者参与协作活动的动机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3、建立和谐的协作关系

在协作学习的情境中,人际关系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协作互助的动机,学习者更倾向于在关系融洽的小组内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倾向于对小组抱有积极的态度,对努力之后的成功具有更强的信念。那么如何建立协作成员之间的友善关系呢?

(1)设计协作小组目标:全组有一个或若干个共同的目标,如协作写一篇报道、共同完成一个设计项目。

(2)小组成员担当不同角色:各个角色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具有内在的制约和关联,比如在协作设计一份板报的任务中,安排写稿的记者、美工人员、校稿人员、总编等角色。另外组长角色的合理安排和分配也至关重要。

(3)建立协作小组的标识:协作小组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或标志,甚至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口号等。共同的身份有助于激发小组成员对所在小组的归属感,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协作动机。

(4)适当开展组间竞争:竞争通常被认为是用来鼓励进取,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利用组间竞争,可以有效地引发组内学习伙伴间较强烈的协作动机,学习者对小组产生参与感、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形成积极的互助合作关系。

4、妥善利用评价研究表明,通过评价提供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改进和调节的功能,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激发作用。

评价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一总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能给予学习者及时的反馈,而总结性评价直接与最终奖励相关。因此,综合应用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有效激发协作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

“协作学习的目标结构(与竞争性相反)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因此,协作学习评价内容应该体现出共同学习的结果,小组的学习表现应该是协作学习评价的基础和核心,这样,才能激发小组成员帮助其他组员做有助于小组成功的事并鼓励同伴去尽最大的努力。但是小组成员个人的最终得分不能直接等同于小组成绩,而应该是经过个人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分修改后的小组成绩分。如果同一个协作组中,无论工作和努力多少与否,都获得同样的成绩,那么很明显这是不公平的,而且大大打击了优秀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小组或个人是否受到奖励或者奖励的程度取决于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成绩,比如小组分段朗读课文,只有当每个成员的错误都不多于 5处时,小组的阅读成绩才能得优。

5、学习支持的提供

这里的学习支持既包括教师的支持、技术人员的支持,也包括学习资源的提供。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给学习者提供服务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教师的支持与鼓励,教师不仅仅要掌握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还要熟悉学生的协作情况、学习的进程以及协作的规划设计,因此教师的辅导和答疑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习者希

望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来指导随后的反应,否则就无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协作学习。这样教师的角色变成了学习者身边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五、结束语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具体策略有很多,但是如何借鉴已有的动机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协作学习的特点,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协作学习动机研究体系,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另外,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深入发展,协作学习在网络环境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创建有利于协作学习的环境,并激发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协作学习。

参考文献

[1)高玉祥等,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89—192

[2)黄荣怀,关于协作学习的组态结构模型研究[A),2001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IC],台湾:2001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r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7-206

[5]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79—190

[6)王坦,合作学习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7]穆肃,CSCL的教学评价IJ),中国电化教育,2000,(6)

[8]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IJl,学科教育,2000,(6)

[9]LaurenJ.Bricker,StevenlTanimoto,AlexLRothenberg,DannyC。Hutama,andTinaH.Wong,MultiplayerActivitiesthat

DevelopMathematicalCoordinationIJ),ProceedingsO/CSCL’95

[10]ht中://www.mcesc.k12.oh.us/pbl.htm(EB/OL)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90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