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批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实施中,电大一直将“宽进严出”作为办学的一个醒目标志,尤其在招生时期更是高高地举起。前不久,在“试点项目”评估专家组讨论时,中央电大严冰副校长说起了这样一个观点,“宽进严出,其实这是一个过程”。我觉得这其中含有不少道理。
首先,“宽进严出”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宽进”,意味着在政府的支持下,学校给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众多的学习机会,尽管这些学习者在专业背景、文化基础、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着许多的不同;而“严出”,则说明在学业完成之后,对学习者应有学力的一种认定和把握。从字面上看,“宽进”和“严出”恰好是一进一出的两个关口,实际上从“宽进”到“严出”这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这里面包含着教、学、管等诸多环节需要落实和强化。倘若没有这个过程,也就没有这个过程中的诸多环节,“进”也就不能“宽”,“出”也就无法“严”,于是,“宽进严出”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以为,“宽进”的前提是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学习可能,因为众多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方式可能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从课程资源、教学组织、学习支持、帮助服务等多个层面予以配套;而“严出”的前提则是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多方位的客观评价,这是因为众多的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和基础不同,这也就需要我们从知识、技能、能力乃至素质等多个层面予以认定。否则,“宽进严出”就可能难以实现。
其次,“宽进”与“严出”本身也是相辅相成的。“宽进”实际上含有“开放”、“包容”之意。而当今现实生活中的“开放”和“包容”往往是相对和有限的。于是,在现行的开放教育试点中,我们的“宽进”并非是“放开”,而是在针对学习者已有的学历进行一个资格认定,作为进入学校提升学历的一个必要门槛,这是对学习者是否能够参与学习的一个把握;“严出”实际上含有“公正”、“客观”之意。当今社会中,严格也是相对的。于是,在进校之初,对学习者进行一下有关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入学测试很有必要,这不是“择优录取”,而是对学习者学力基础的了解设一个台阶。通过这一举措,真正使学生明白,要学习新的课程知识,自己现有的文化基础到底怎样,需要作哪些加工和提升;同时也让教师清楚,这些学习者开始接受新的专业教育时,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如何,需要作哪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这些就可为以后的“严出”打下一个必要的基础。
当然,这里的“严”并非是按照传统教育进行学历检测和学力认证的那一套标准来“死卡”。远程开放教育,原本属于大众化教育,由于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的不同,从而导致对质量标准的设计及评价也有着诸多的不同。早在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宣言》就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测量”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中国开放教育实践的主力军,电大有责任、更有义务来为“宽进”之后的学习者制定出一个真正适合而又客观公正的“严出”标准。在教育部批准的电大试点项目中,“宽进”与“严出”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它们既对立又统一,相辅相成。传统高等教育的那种“严进”,乃至“易出”,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中是无法做到的。当然,一味地“严”,乃至“严而不出”,那当初又何必“宽进”,这就不是我们进行开放教育的本意了。 至于在试点的招生工作中,有些电大喜欢用“免试入学”来替代“宽进严出”,这并不合适。一则因为教育主管部门从来没有提出过“免试入学”的口号,二来现行的“入学学历资格认定”和“专业学力水平测试”尚未全部包含在现有的“宽进”内涵之中。因此,“免试入学”作为广告用语无可非议,但对“宽进严出”本意的解读则需要正确理解。因此,在全面、准确地理解“宽进严出”学术内涵的同时,还应该为丰富乃至扩展其实践内涵做更多、更扎实的工作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