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开放教育的学员大多数在基层一线工作,如果没有一线职工的知识创新能力,那么,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不稳固的。因此,应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知识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观念创新:从“应用”走向知识创新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离不开知识创新,远程开放教育也不会例外。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认为知识创新是那些搞尖端科技或研究型院校的事,远程开放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实,这两者
在人才培养上并不矛盾,因为任何知识创新都是以应用为目的,同时应用也离不开知识创新。 还有人认为远程开放教育学员的“底子”不行。我们并不否定这一现象的存在,但应该看到:学员一般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相当一部分学员的能力还是强的。如果我们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员的兴趣和工作实际,引导他们提出新见解和新设计,形成知识创新成果,不能说是完全不可能的。应该说,远程开放教育在知识创新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大有作为,只是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罢了。 课程改革创新:从“单一制”到“多级制” 一个面向未来的人,必须进行研究性学习。远程开放教育从制度设计到技术平台,是较适应研究性学习的。从远程开放教育现状看,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课程”运作体系之中:一种课程设计、一本教材、一种考试形式。导致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在课程设计理念上,专家话语多,而考虑学员的实际需求少;在课程表达形式上,概括式、结论式多,而采用感知式、实证式少;在课程实施运行环境上,课堂式、单向传播式多,而采用情景式、多向式少;在教学方法上,“灌输”多,而讨论式、探究式少。这样的课程设计与运作,离知识创新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相去甚远。 我们应该设计和实施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自主、兴趣、产业、专业等特征,开发面向实际、互动式的研究型课程,同时采取措施激励那些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教师,开发适应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地方性特色课程,形成电大“多级制”的新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创新:渗透情感与期望元素 从整体而言,成熟的远程教学法模式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是误把网上教学资源的传输等同于远程教学。由于教学互动少,缺少多重情感元素,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二是误把各级课程责任教师制等同于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教师期望,教学质量监控失去了具体的指向。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从根本上体现知识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知识创新需要面对实际问题和对事物本质的探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材施教。因此,远程教学要强化人文情感元素的渗透。首先,教师要做好知识创新的教学设计,运用生动的典型案例启发学员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员通过网络手段提高创新学习的效率,建立个人知识创新资源库。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地制定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设计通向成功的方案。第三,要强化对学员基本创新能力的训练,使学员的心智得到超常规的发展。第四,教师要经常检查和评估学员创新学习的实际效果,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调整。另外,要引导学员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协作学习和研究活动,使个体的创造力和群体创造力得到最佳的结合和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