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 │ 资源中心远教厂商培训考察网上书城杂志订阅市场研究行业媒体国际远教
论坛远教沙龙群 英 会案例分析名家评论人物专访专家专栏2006 历届大会:05' 04' 03'网友投稿
姓名:胡瑞文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职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Email:
发表论文
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促进中国教育超常规发展(上)
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促进中国教育超常规发展(下)
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教育市场问题(上)
满足社会消费需求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教育市场的利用与规范
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教育市场问题(下)
   

 

 

 专家专栏 名家评论


 
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促进中国教育超常规发展(下)

    (二)超常规发展:解决资金短缺的瓶颈

  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了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原则,坚持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的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在安排各级财政预算时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宁可其他方面的事情放慢一点,也要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兴办和扶持教育,"真正化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全社会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地方忍耐一生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发展中国教育必须走超常规的人力资本集聚的道路,必须有高强度的经费投入。资金短缺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而如果采用常规的资金积累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这将延误我国教育发展的宝贵机遇。应借鉴世界上经济后发型发展相当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及其经验,采用产业化运行机制大力筹措教育经费,实现适度超前的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借鉴近2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运用市场手段,集聚教育资金。

  按照党中央关于发展我国教育的既定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运用非传统的筹资手段,创造性地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只要有利于集聚更多的教育资金,有利于解放教育的生产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的需求,我们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手段,调动社会投资和捐资助学的力量。进一步推进教育成本分担制度,逐步形成适应不同办学体制学校、不同科类专业,并按经济发展、财政能力和通货膨胀率自动调整的学生收费制度。在经济发展和金融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广辟筹资渠道,包括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教育的筹资融资途径,在特定时期,可发行专门用途的教育彩票等多种方式。

  (三)超常规发展:办学主体多元化

  不断扩大并逐渐开放面向个人选择需求的教育市场,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育市场的出现将带动我国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主要指非义务教育)和重大变革,有助于在我国尽快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新体制,推动我国教育的超常规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在若干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但基本上仍未能突破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非政府的多元化办学形式比重大小,与多种所有制相适应的教育投资主体尚未形成规模,学校缺少办学的自主权,公民个人缺少可供选择的有特色的、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自主权。这就从体制上影响了社会教育资源的广泛吸纳和资源规模的迅速扩大,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当前,尤其要大力推进改革政府单一办学的体制,大力发展多元化的非政府办学形式,提倡和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经济实体和财团、集团投资教育,开办各级各类非政府办学的民办学校。另一方面,结合我国正在探索的公立学校改革和改制的实际,可尝试对部分公立学校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基金会,以及公民个人接办或承办部分公立学校,并?

  各类民办学校原则上实行自收自支的新财务运行体制,学校在提高质量和效率的条件下,按培养教育成本(或全部,或一定比例)收费,在确定学校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允许按银行利息对教育投资者给以相应的投资回报和补偿,并计入学校培养成本。通过这一举措,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社会广泛资源参与并投资教育,为在短时间内实现我国教育资金的集聚提供政策和体制性环境和基础,为国际社会教育投资多元化和成本分担制度的创新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

  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实施高教规模扩张与办学体制改革并举的战略,鼓励普通高校创办具有制度创新和新运行机制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的智力优势、资源优势与市场体制的筹资优势,并将此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高校发展新制二级学院可采用"一校两制"的体制,使当前具有紧迫性的规模扩张与具有长远意义的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低成本、高效益、有质量保障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子。

  "一校两制"是探索实践公有制多种形式和多种所有制在高等教育中的实现途径,其实质是向体制改革要资金,同时,形成高校按社会需求办学的新机制,这是中国未来高校需求约束、需求导向(即按需办学)机制的经济基础。以"一校两制"方式实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的战略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加快形成与我国经济和财政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多元的办学主体和多渠道的筹资体制,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质量问题。

  此外,借鉴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吸引世界著名大学到新加坡办学的思路,我国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和积极鼓励那些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学和学院来中国办学,并着手制定相应的政策。

  (四)超常规发展:打破围墙、重组资源

  超常规发展必须解决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所需要的增加的资金需求,同时,"盘活存量",对现有教育资源通过重组调整是解决资源短缺和利用低效的另一种战略决策。

  应当指出的是,我国政府提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涉及各级各类教育,因此,如果按照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即使是教育内部的改革往往也被"级"、"类"、"区域"的围墙所限制,而这一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管理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在义务教育阶段,订统筹并尝试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对高中阶段,根据各地实际,可在重新确定适合当地实际的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高中结构的基础上,试办综合性高中;针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张的巨大压力,通盘考虑部分原有条件较好的中专和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发展和调整,彻底打破因管理分工而形成的教育系统内部的条块分割与各自为政,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效用。

  资源重组应采用适应市场体制的,具有机制创新的新方式,如在政府政策指导下,基于学校实力和发展潜力与方向之上的学校兼并;由非政府单位(包括教育投资公司等)对原有公立学校实行跨层次、跨类别的学校重组而组建的非政府办学;从成人教育机构资源与普通教育学校随源整体性考虑出发的资源重组;允许部分公立学校通过授权委托形式由非政府机构、单位,或个人承办,并采用民办或私立学校的运行机制,等等。

  (五)超常规发展:教育制度创新

  实现教育规模发展战略必须有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对不适合超常规发展的规章制度,甚至法规条文进行调整和修订,为中国教育下一步超常规且规范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环境。

  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是调整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职能的转变,真正做到管好该管的,并将应由下级政府行使的权力和职能彻底下放给下级政府,将应由学校承担的教育教学管理职能交给学校,将应由社会承担的监督评估职能交给社会,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及家长的教育选择权(主要指非义务教育阶段)。

  与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政府应在教育信息社会化方面尽快起步,适时启动教育信息社会化工程。这既是政府政务公开的一项举措,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对教育的监督,有利于学生及家长的教育选择,有利于促进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形成按需办学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因此,从本质上说,信息社会化是我国教育适应市场体制的一个基本要求。

  按照《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尽快创造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制度基础已刻不容缓,这是实现所有教育目标的最主要基础,否则,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出适应国内外竞争市场要求的新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神圣使命将受到严重制约,而这恰恰是搞活教育的前提条件。

  四用产业经济的思路和发展途径,实现中国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战略是寻求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的理性选择。作为一种新的思路和战略,尚有许多方面的困难和矛盾需要我们去解决,其中,既有观念性的问题,也有运作方面的问题;既有体制上的传统性障碍,也有制度现实环境的矛盾;既有理论上的准备不足,也存在着某种实践上的盲目性;既有法制不完整和落后于实际的问题,也有不按法律规定行事的做法;既有政府权利下放的问题,也有学校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既有资源不足的困难,也同时存在着资源使用的低效率;既有宏观性或区域性的开放与协调问题,也同时存在着局部或地方保护主义和围墙;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回答,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用产业经济的思路实现中国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具有全新的、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正视所面对的困难和矛盾,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们更有着"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抓住这种机遇,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战胜各种挑战,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考验"。改革、开放、开拓、创新,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使中国的教育以全新的面貌昂首阔步地迈入21世纪。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上海市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1期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90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