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封闭的校园网,应用开发、资源共享等将大大受到限制
调查结果显示,有33.9%已建校园网的学校所在地没有建设教育城域网;而已建校园网学校所在地建有教育城域网的,仍然有17.9%的学校并没有考虑联入其中。校园网如果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内,孤立封闭、与外部网络没有联系,每个校园网都五脏六腑俱全,不仅会造成重复投资,而且网络的作用、应用的开发、资源的共享都将大大受到限制。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介绍,2003年各地加大了城域网建设投入力度,将主要财力集中到教育信息中心(IDC)的建设上,采用集中式架构为下属学校和单位提供服务。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资金使用效率。具体来说,就是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充分考虑各级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肥中心,瘦学校”的集中式架构,把城域网主要的网络应用、教学资源、信息服务等功能集中在网络中心,学校用“节点”的方式接入“中心”,获得应用服务“独立子系统”和信息、资源(见下图)。
集中式架构的核心是IDC,让原本分散于各处的多个系统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借此来节省庞大的维护和运营成本,而分散于各地的下属单位和学校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来获得节点(子系统)服务。集中式架构可以很好地解决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的问题,有效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同时可通过高效部署和科学管理服务整体提高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
在此架构中,信息中心处于“中心枢纽”的地位,是数据存储、运算和中转的中心。信息中心部署相应的硬件设施,配备城域网系列应用软件(如校园网站生成系统、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办公自动化系统、邮件服务系统、教学资源系统等),实行集中式管理,数据统一存储于教育局服务器,学校无需购置数量庞大的、昂贵的服务器设备,只要将校内计算机和城域网中心网站连接即可,实施方便,成本较低,仅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中心网站和应用系统。
在经费不是很充裕、城域网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地区,基于集中式架构的教育数据中心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综合考虑自身各个方面的因素,选择最合适的建设模式
由于校园网的建设关系到学校的管理、财力、技术等诸多方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伟军教授认为,学校在选择建设模式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学校的总体规划情况。学校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学术机构、技术部门等方面的意见,确定本学校的具体建设目标。建设项目比较复杂的学校,可以选择合作开发的模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来选择自行开发模式。建设项目不太复杂的中小学校可以选择供应商提供模式。
2.学校自身的技术力量。模式的选择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对自己的技术力量的认识,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数字资源的建设能力强弱的认识。技术力量较强的学校可以选择自行开发模式,或者是合作开发模式,技术力量较弱的学校则不得不借助数字校园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进行数字校园的建设。
3.学校的资金投入。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部门,而且需要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学术机构的密切配合和参与。其资金投入能力也是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资金充足的学校可以选择供应商提供模式,或者是主要由供应商建设,学校辅助开发建设的合作模式。
4.学校对建设时间的要求。因为自行开发和合作开发,涉及的管理协调方面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选择供应商提供模式建设数字校园,所需时间要少于自行开发和合作开发的时间。所以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对建设时间长短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式。
总之,学校要综合考虑自身各个方面的因素,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比各种模式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建设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