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信息时代 加速建设一流大学 - 胡东成
信息化推动电大教育跨越式发展 - 于云秀
[编者按]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同志在“2003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开幕致辞中所指出的,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探索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就要深入地探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
,促进学校、企业和社会广泛地参与学术交流;同时,还要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如何辐射、带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9月19~20日举行的“2003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就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信息技术发展及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与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演讲内容涉及高等教育信息化与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本刊将在本期和下期选登部分主题演讲的内容。本期刊发的这组文章中,谈松华教授透过宽阔的理论视角,对学习型社会和教育信息化的关系、教育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与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概括性论述。胡东成、于云秀两位校长的文章,通过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对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这一命题在不同形态的大学中的探索进程,分别进行了清晰的梳理,阐发了各自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引言
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21世纪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即使在发达国家,这一发展进程也不过10多年的时间。尽管“学习化社会”的命题早在《学会生存》这篇著名的报告中就已同“终身教育”思想同时提出,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一个实践目标则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至于网络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则更是90年代中期才开始问世和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学习型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课题,惟其如此,各方面在认识上存在歧义,实际工作中也有不同做法,只有通过多视角的探讨和试验,才能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路子和模式。
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和前提
1.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正是学习型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所谓全民学习,应该是人人学习、处处学习,而所谓终身学习也就是人的一生时时学习。所以,有人把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形象地概括为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灵活学习。
构建这样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无疑将有重大的调整。如果说学习型社会总的目标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那么,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现代教育体系作为支撑。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同时强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就需要有这样两个体系来支撑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通过这两个体系的相互作用,可以保证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目标的最终实现。
关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传统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区别在于,它已经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畴。但如果作这样的理解,就很容易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理解成同一个体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应该是学校教育的系统,而终身教育体系应该是既包括学校教育、又越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我比较倾向于这种观点。我认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应该是以学校系统为主干的、覆盖全社会的教育体系。如果从学习型社会或终身教育体系的角度来分析,有这样四个教育系统:一是学校教育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承担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任务。二是在职教育系统,或称行业(企业)的教育系统。这一系统服务于在职人员的继续学习,这种继续学习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本行业或企业内部的在职学习。三是社会教育系统。这一系统既包括学校教育系统的校外教育这一部分,也包括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是进一步延伸的一种教育系统。四是网络教育系统。有人认为网络教育系统不一定平列作为一个系统,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网络教育系统既实施着某种独立的教育任务(如现在高校的网络学院、中学的网校等),实际上还不完全表现为网络学院或网校,这一系统可以为终身教育提供一种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服务。
2.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的主要内涵
学习型社会的第一个要素是学习者,即全民学习需求,学习覆盖全民,全民都是学习者。第二个要素是组织,学习型组织成为社会的组织基础,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社会提供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灵活学习的机会。形成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组织基础,而学习型社会的学习组织已经不仅仅限于学校,不再受传统的制度化教育的学习组织的限制。应该说,社会的各种机构、组织都具有学习的功能,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政府等。与此相应,第三个要素就是制度,即形成适应社会化、个性化学习的评价认证制度。这种制度使得人们在不同的学习型组织中获得的学习成绩或成效被承认、得到制度的保证。这几个要素,是学习型社会所必备的。
从上述要素来看,迈向学习型社会在教育领域意味着经历三个历史性的转变:学习对象的转变——从局限于学龄人口转变为全民学习;学习组织的转变——从单一的学校系统转变为多样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制度的转变——从学历文凭本位转变为能力发展本位。
必须认识到,学习型社会不是现行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的放大,而是现行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变革和创新,只是把原有的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进行放大,还不能建设成学习型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系统会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和革新。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宣言中就指出: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进行历史上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我认为,这实际上是指出了,从工业社会的教育发展到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教育,决不仅仅是量的扩展,而更是教育形态的变革;学习型社会正是这种变革的最集中的反映。
3.社会变迁和学习的变革:学习型社会兴起的社会动因
学习型社会是伴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和提升而构建和形成的。我认为,应当把教育经历的历史性变革同社会变革与人类文化传递的变革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既使学习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又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学习不只是一种“投资”,还是一种“享受”和“消费”,即学习不止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更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社会为人的发展和评价提供了比较成熟的制度环境,人们的学习有了更自由的选择机会和多维的评价机制。
有一种看法认为,过去也讲过人人都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要生存就要学习,这不也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吗?那么,学习型社会究竟是不是在一个特定的人类发展阶段上出现的呢?在一个低水平的条件下也能建设学习型社会吗?
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习型社会必须和网络社会、知识社会的背景联系起来。知识革命是正在发生的、而且将会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生活的一场革命。知识革命引起了各方面的变化,出现了知识经济新形态,出现一种新的知识社会的形态。知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掌握知识就必须学习,因此,学习成为知识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学习型社会的内在动力就在于社会本身对知识的需求增强了,成为每个人生存发展的条件;学习是社会内在的要求、内在的动力。
再从人的发展来看。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也就进入了经济学中的所谓“高质量生活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人们生活和消费中的生存性需求将会转变为发展性需求,即人们的生活不仅要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于提高自己、全面发展自己的需要。发展性需求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完善自我,那么,学习就不再是一种生存(或称谋生)的手段,而更是一种“乐生”的需要。当人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时候,学习即成为完善、发展自己的内在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型社会的学习不只是生存(谋生)的需要,更是“乐生”的需要。马克思谈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曾说过,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谋生的需要,而是乐生的第一要素。那么,我们能不能说,学习型社会的学习不仅是谋生的需要,而且更是乐生的需要。
回顾人类历史,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概括归纳一下:
农业社会经历了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一次革命,即文字的发明。随着文字的发明,出现了非制度化的精英教育,即贵族教育。
工业社会经历了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二次革命即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使平民教育、普及化的教育成为可能,出现了以学校为主要形式的制度化的大众教育。有人就曾指出,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独占和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工业社会中所形成的制度化的教育目前占据着主导地位。
知识社会正在经历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三次革命,即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这次革命是网络的应用所带来的,而社会和文化传递的这种变化就将催生社会化的全民学习,学习和教育不再完全局限在学校教育这样一种制度化的教育领域内。
真正建设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就必然要构建一个网络社会,网络化是学习型社会的技术基础。在学习型社会和信息化建设的关系上,我认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必然要求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要为迈向学习型社会服务。信息网络化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前提,从这个前提出发,必须加快社会和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并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机遇和挑战
教育信息化将会对教育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甚至会引起革命性变革,这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这种影响既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国际竞争和教育自身变革的挑战。如何把握信息化发展机遇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真正实现以信息化带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这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需要回答的现实课题。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如果能抓住机遇、很好地应对挑战,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丧失机遇,就会被进一步边缘化。因此,正确地把握我们面临的信息化浪潮的机遇与挑战,是确定我国信息化建设战略与策略选择的前提。
1.在缩小国家间数字化鸿沟的同时,如何缩小国家内部的数字化鸿沟
在我们发展国家信息化、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差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如何才能不是加剧、而是逐步解决国内的数字化鸿沟问题。
目前,国内城市和农村、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信息化差距是明显的。我国和巴西、墨西哥等中等收入国家相比,千人拥有计算机台数相差3倍以上,每万人的网络基础相差10倍左右。而从我国国内中小学的情况看,2001年,北京、上海等地每15~16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西部一些省区100多名学生才拥有一台。这两年大城市学校的网络和计算机建设发展很快,而西部就有非常大的差距。在高等教育领域,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5000元以上的有5个省,全部属于东部地区,4000元以下的13个省则全部属于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就有8个省区;东部最高的是北京,为6060元,西部最低的是新疆,仅2411元?熏相差两倍多。在网络教育方面,全国450所高校与CERNET联接,已经建设校园网的学校已占90%,但已经和互联网连接的学校在全国高校中还是少数。国家正在加强农村和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如果能够采取倾斜政策,就可以在启动信息化发展的时候,避免进一步扩大数字化鸿沟。
2.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同时,如何重建信息化时代的大学
必须思考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时代,大学在整体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而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这些因时代变迁而出现的变化,重建信息化时代的大学。
有一种观点认为,虚拟大学将会代替现在的大学。这种观点我们是不赞成的。但是,当虚拟学校、网络学校、网络教育在迅速发展的时候,大学能否不做变化而适应这样的环境呢?我想这不大可能。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校长讲过: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传统的大学要么进行变革,要么就灭亡。这话说得比较“重”,但其中的意义应当引起重视:大学不变革,确实是要落伍的。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教授90年代后期写过一篇题为《互联网与大学:珠联璧合》的文章,其中充分估计了互联网对大学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我认为他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他认为,互联网是20世纪在技术上对大学产生最具革命性影响的因素,而这种影响才刚刚开始;他同时针对互联网将代替大学的观点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因此,互联网对大学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互联网是不能代替大学的,因为人文精神、价值观的影响、人和人交流、校园文化的熏陶,互联网是不能代替的。
大学究竟如何通过自身的变革来适应互联网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呢?这些问题中包括学校的地位和功能,如学校在网络时代居于什么地位?究竟要发挥怎样的教育功能?虚拟和现实之间是什么关系?大学的组织和管理会发生什么变化?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3.在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如何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革命,发展新型的教育教学形态
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和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这种变化如果仅仅从技术层面上看,是如何利用更多的学习资源,如何使教与学、师与生产生良性互动,如何使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等等,如果进一步扩展开来,实际上涉及的是教和学方面很多极其深刻的变化。因此人们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网络会不会引起学习上的一场革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财政与政策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数字革命带来的变化极其普遍,以至于高等院校将不得不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其提供自身服务方式的方方面面”。(载于克利斯托弗.k.纳普尔等著:《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第145页),同时,该书指出“学术界有一个大家默认的假设,即教育技术将引发重大的机构改革并使教-学过程产生革命性剧变”。(同书第146页)。这种剧变如著名学者马修斯所指出:“高等教育最终将以技术为基础进行重组;学习将在时间和地点上实现独立(非同时发生);”(同上书第143页),学习内容对于教学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学习的组织、学习的评价也都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4.在应用全球网络资源的同时,如何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本国知识产权,发展国家知识优势
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而网上大量的信息传播使用英语。台湾一位大学校长曾说互联网是英语霸权主义。的确,互联网上传播的大量的信息,包括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东西,是带有明显的美国或发达国家的特征,所以这些国家在互联网传播方面占有文化上的优势。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如何一方面吸收世界多元文化的优质的部分,同时又弘扬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保护本国知识产权、发展国家自身优势?这个问题的很好解决可能要经历一个过程,但必须自觉地做工作,大力弘扬自己的文化,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
教育信息化:战略和策略
据有关专家测算,到2020年国家初步实现信息化,大约需要投资128万亿元。这样规模的投资,相当于在今后不到20年的时间内,要以将近1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全部用于信息化建设,而且还不包括此期间三次设备更新和人员培训费用。可见,信息化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建设工程。作为一个建设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需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资源整合、效益优先,走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发展路子。在战略与策略的选择上,要从实际条件出发,突破重点、整体配套。如果决策不慎重,如果盲目地一哄而上,就会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而又得不到理想的成效。战略选择必须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
1.网络建设
处理好局域网与校园网、天网与地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关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不要搞重复建设,不要体制上各搞一套,部门分割、条条分割。还要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宁可留出今后发展的空间,不要总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什么都搞到“最好”。
2.资源建设
要重视开发、积极利用、强调共享。在此基础上,还要处理好市场、政府、学校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而且,三者之间要能够协同起来。
3.队伍建设
要加强教师队伍、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这三支队伍的建设。其中,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不仅是要求教师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与教育观念的有机结合。前述美国学者的著作《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中就提到,学校会利用“精致型的手提书写石板”来利用技术,而不能把新的认识方法和新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即用先进的技术所强化的是传统教育。在队伍的建设中,一定要真正使现代教育技术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并为发展现代教育服务。
4.制度建设
没有制度保证,就很难形成学习型社会。制度建设包括学习注册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和多种证书制度等的建设。这些制度的建设,有助于鼓励人人学习,处处学习,使人们在各种不同时间、地点和机构学习的成效,都能得到相应的考核和认证,以能力为本的各种证书得到同等的承认,从制度上保证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根据录音整理,已经本人审阅。作者为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