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桑新民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职位: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组成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Email:
发表论文
远程学习新模式的战略思考
哲学究竟是什么?
技术-教育-人的发展
"网校"远程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畅想
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功能与效益初探
科教兴国的教育使命
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
世纪转换年代我国宏观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取向
发挥教育对未来社会的选择功能
教育是人类自身的再创造
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21世纪:让教育梦想成真的时代!
探索信息时代人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新规律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信息化探索
   

 

 

 专家专栏 名家评论


 
"网校"远程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畅想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多媒体和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和经验来看,从单机发展到网络,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趋势。以"网校"为标志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则是这一趋势的必然产物。

  一、"网校"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机到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连网的出现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不仅使计算机的功能发生了惊人的巨大变化,更主要的是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所谓联网,绝不仅仅是计算机的联网,而是人类智慧的连网!国际互联网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深刻的哲学人类学问题。以往我们常说,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然而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和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国际互联网却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之中,这才真正称得上是人脑的延伸,不仅延伸了个体的大脑和思维活动,而且创造了一个外化的、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体如果不会上网查询和获取资料,其孤陋寡闻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和学生如果不会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高效的学习和教学,显然难以进入即将降临的信息时代。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是当今信息产业领导世界潮流的人物之一,盖茨童年的梦想是:"在每张书桌上、在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台电脑"。现在,他又在策划着另一个时代:"世界各地的人在自己家中就能学习最好的课程、学习任何科目、由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讲授"。将这样的理想尽快转化为现实,这正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产业所共同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在这个意义上,发展以"网校"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模式,不仅对于教育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国内"网校"办学模式的反思

  国内外网络学校的发展比人们的预料要快得多,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上一个重要的教育景观,成为推动公众上网的一个重要动力。不过,就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学"网校"来看,显然不尽人意,不少"网校"尽管邀请了许多中小学特级教师加盟,但基本上没能摆脱教案加题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不受欢迎,而且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力。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现行教育体制与教育观念制约,又有办学者经济实力与办学宗旨的局限,还受到目前国内教育软件开发水平、网络带宽、传输速度和使用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网络教育属于网络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发展显然不可能脱离其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土壤,"网校"也同样如此。

  目前我国"网校"的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搬普通中小学的办学模式,从办学目标、课程设置,到教学组织形式、教育评价和管理等,都缺少现代远程教育之特色。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之特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以此指导推动"网校"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观念更新。要使从事"网校"教育的领导者和教师充分了解和确立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正确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师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教育管理观、教研科研观等,才有可能按照先进的教育思想设计符合现代远程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实现"网校"办学宗旨大众化、普及化、现代化,课程教材、教育资源数字化、超文本化、数据库化、可视化、智能化,教学形式多媒体化、网络化、自主化、个性化,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所特有的优势,努力创造各种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高效教学模式。

  三、"网校"发展的畅想

  我认为"网校"的特点和本质在于:它是信息时代方兴未艾的"虚拟学校",因此,对"网校"办学宗旨的定位不应该仅仅是现行学校教育的补充,而应该是信息时代新型远程教育模式的试验场,是探索如何超越印刷时代教育模式之弊端的教育改革新舞台,是让广大师生和家长超前了解、感受和体验正在降临的信息文化环境下新型教育模式的窗口。"网校"探索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使每个加入"网校"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会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个性化、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从而提高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我个人认为,我国中小学"网校"远程教育模式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学校为轴心的"网校";

  第二阶段是以教育软件产业和网络产业为轴心的"网校";

  第三阶段应该发展成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企业支持下以教育家集团为轴心的"网校"。

  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应该是"网校"办学模式的主要优势;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网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主要标志;而个性化、远程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则是"网校"建设发展中的难点。当前我国"网校"发展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教师队伍,并依靠这支队伍成功创造出新型的远程学习与教育模式。

  我认为在远程学习与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必须把"三个世界"的学习经验综合起来,促成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以往的教育中,学生始终生活在两个世界的时空环境中,一个是经验世界,另一个是语言文字的世界,而且现行教育模式使这两者越来越脱节,也就是我们所批评的理论脱离实际。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虚拟现实世界,这第三个世界应该成为沟通前两个世界的重要桥梁。当代世界各国远程教育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表明:把远程教育的探索仅仅局限在多媒体和网络上是注定要失败的,而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现实教育之独特优势,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中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整合,不断促进和提高学生在"三个世界"中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这才是成功远程教育模式的奥秘之所在。比如美国许多网上教学的成功个案,都是在网络上提出和设计研究课题,指导全国各地的师生在现实生活和文字资料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然后利用网络进行跨时空交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从技术路线上来讲,我觉得我国中小学"网校"的传播模式必须尽快实现"天网"与"地网"的最佳组合。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电视网络已经遍布全国,电视机普及率也已经达到极高的程度,教育电视系统在成人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课外教育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如果能加速卫星教育电视系统("天网")数字化改造的步伐,并将其与迅速发展的多媒体和网络远程教育系统("地网")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大量现有的卫星教育电视资源,而且能够迅速克服当前远程教育视频传输中由于网络带宽制约所造成的"瓶径"难题,提高远程教育的视频数量与质量,并大大降低"网校"的成本。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必将对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将会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不断增加教育活动中的高科技含量,使教育行业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行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并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形教育")溶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28日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路88号现代城A座2604 邮编:100022 
电话:010-85806056\85804383 传真:010-8580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