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战略家们曾反复提醒人们: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舞台上,最激烈的竞争将由物质生产部门和技术领域转向造就人才的教育领域。在理性世界中,教育取代了古老的神话和信仰,持各种观点的人都一致地把教育当作现实的希望紧紧抓在手里。乐观主义者力图通过教育来塑造美好的未来,悲观主义者也大声疾呼:"教育和灾难之间的竞赛已经开始"!
当代教育是一个布满危机又充满希望的领域。教育怎样才能克服自身的危机,并发挥对未来社会的导向作用呢?这显然需要从宏观战略高度思考教育价值的未来导向。
平等与效益:当代教育发展中的两难抉择
在宏观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如何实现各类教育功能的整合?这是当代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突出难题。
现实社会中的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各类教育功能之间不仅有统一的方面,而且有矛盾冲突的方面。比如,教育的育人功能要求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但用人部门则更多地考虑所需人才的专业特长,在有限的教育经费和较短的教育周期中,专业化甚至片面、畸形化的训练显然要比全面和谐的教育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从人力资本收益率的角度看,这是应该肯定的,因而成为某些企业家的教育宗旨,但却受到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激烈批评,认为这是使人变成经济的工具!又比如,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并迫使教育本身的发展必须追求经济效益,为此,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教育内部各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必然要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同教育民主化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尺度就会背道而驰,其结果,必然会大大削弱和危害教育促进社会平等、维系社会秩序之功能的发挥。当代教育功能论中的矛盾冲突虽然错综复杂,但都离不开贯穿在各种矛盾中的一个主要矛盾,这便是平等与效益的矛盾。
平等与效益的矛盾不仅存在于教育领域,而且存在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问题的研究之中,尤其在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上,平等与效益是个无法回避的两难抉择。
在教育领域,平等与效益的矛盾贯穿和体现在各种教育的价值选择之中。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2亿人口、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在改革开放中各类人才需求又十分迫切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教育发展中的两难抉择就更为突出。
比如,科技进步一方面要求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另一方面又要求有适当数量的尖端科技人才,而且水平越高越好,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投资决策,如何取舍?
又比如,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加速教育的普及与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而现实的政治选择要求在改革开放中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在劳动者素质的改善中也必须按人才市场的客观需求,保持受教育程度的最佳梯度结构,这又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二律背反。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中也无法逃避这样的二律背反。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舞台,显然要求从小培养强烈的竞争意识,但这与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如何统一?学校的校长、教师们一方面要在学生面前和社会面前保持为人师表的人格、尊严与魅力,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和现行教育投资与管理体制的束缚下要想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就不得不在"创收"中"屈身拾取金苹果",以致"斯文扫地"!
在作为现实教育指挥棒的各级各类考试和毕业生分配中,这种价值选择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更加明显,成为困扰主考者与应试者、教育部门与用人单位最大的难题。
怎样在当代社会的种种挑战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面前作出明智的价值选择呢?
教育价值舞台上平等与效益的矛盾冲突不仅是永恒的,而且是有益的。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解决与不断深化,推动着教育实践与教育改革的波浪式前进,也促进了人们对教育价值认识与探究的螺旋式上升,这就是教育价值观中的辩证法。
教育系统同任何社会系统的发展规律一样,如果在封闭的状态中发展,必然在不断加剧的"增熵"中陷入紊乱并走向"死寂",只有在开放的发展系统中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尤其是不断输入足以抵消"增熵"的"负熵流",才能进入从混沌到有序的良性循环。
教育价值选择如何步入这种从混沌到有序的良性循环呢?下面让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就此难题作一番时代畅想。
调整两个目标模式,寻求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契合当代教育价值论舞台上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将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整合起来。在现实中,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不仅有统一的方面,而且有矛盾对立的方面,若不能把握二者的对立统一,就很容易将二者割裂开来。这种目标导向中的割裂在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实践中严重地存在。比如,我国基础教育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地方社会发展目标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较严重的脱节现象,由于历史的惯性和现实的政策(包括教育评价体系和劳动人事制度)以及社会心理与社会舆论的维系,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目标模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难以根治的社会固疾,尤其使广大农村基础教育成为"离农教育",使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陷入恶性循环。如何走出这一怪圈呢?根本出路在于寻找国家、社会发展与基础教育发展之间的统一性与结合部,然后从两方面入手调整目标模式:首先要调整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国家或地方的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更不能窄化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1990年提出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人类发展是扩大人民选择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要使人民更加健康地生活、获得知识和取得相当水准的生活资料,而继续扩大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机会则是人类发展的关键。一旦确立了这样一种发展观,基础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就自然地统一和协调起来,基础教育以其特有之地位与功能,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与归宿;另一方面则必须调整基础教育目标模式,以往的基础教育主要为继续升学打基础,这一狭窄的目标必须扩展,要把改善国民素质、使每个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都能具备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作为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模式,这样就能增强基础教育"产品"的社会适应性,使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在共同的目标导向下进入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要使教育与社会之间进入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还必须使教育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协调起来。这一方面要求社会系统在改革中打破人才的"部门所有制",逐步建立起人尽其才的社会调节机制;另一方面要求教育系统在改革中对教育结构,尤其是中等以上教育的结构、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建立起教育系统及时按照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并使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干部职工在职学习培训等教育形式成为正规教育结构调节的必要补充,以增加这种调节的及时性和"灵敏度"。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律与运行机制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复杂的人类社会存在着物质资料的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教育属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与再创造。人类社会中的三种生产虽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又各有其特点,不能混为一谈。人的生产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既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的规律,也不同于精神生产的规律,违背这种规律,不仅会影响和危害教育系统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不可能使教育更好地为其它两种生产服务。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人类自身生产的特点与规律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尤其是在理论上把教育完全等同于社会上层建筑,时而片面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时而又片面强调教育为经济服务,结果不但服务不好,反而使教育自身的发展陷入混乱与危机。教育是一项长周期、慢效应的复杂育人工程,因此教育发展必须有一个连续、稳定的政策与秩序,这就必须按照人类自身生产之特点与规律来发展教育。但是教育系统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教育必然受到其它两种生产的影响和制约。
当前我国正在完成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的历史性转变,教育系统也正面临市场经济极为强烈的挑战与冲击。这种冲击加剧了教育价值观念中的冲突与变革。当前围绕教育发展的争论与分歧集中表现在对教育与商品经济关系的不同看法上。有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必须逐步商品化;有人则坚决反对教崐育商品化,认为这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而且会改变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性质。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虽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停留在这种抽象的争论上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不可超越的,而且古老的中华民族能否在二十一世纪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重新振兴,关键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发展和完善起来。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中办教育,这是当前和今后我们研究人类自身生产规律、制定教育政策和战略的基本前提与出发点。从这样的前提出发,就不应该把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冲击看作洪水猛兽,更不能消极地加以拒斥,而必须积极主动地研究对策,趋利避害。市场经济历来就是善恶并存、利弊兼备的双刃剑,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要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对人力、物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调节作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同时尽可能限制和防止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弊端。事实已充分证明,当前市场经济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一方面暴露和激化了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各种矛盾,另一方面又为矛盾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探索教育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许多新特点,使教育之舟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破浪前进,这是当前我国教育战线面临的时代课题。当前迫切需要从宏观教育价值论的视野中研究和解决如何将教育的人才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整合起来,通过正确的价值导向,使教育系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循人类自身生产的客观规律,在教育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中,尤其在教育系统与市场经济的"接轨"处,建立起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新体系和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开始迈出较大的改革步伐。当前最突出的难题在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相适应。
目前我国基础教题育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与计划经济的体制相适应的,其主要特点在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教育,而且统得过死,这些特点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约和阻碍越来越严重。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引下,我国教育管理开始全面改革,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随着管理权限的下放,统得过死的情况已逐渐得到改变,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基础教育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和管理权限还须进一步明确,并加以制度化、法律化。学校内部的管理改革也进行了各种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大的进展,但也出现和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许多学校用管理经济的手段来管理教育,比如将教师的各项工作完全量化,并与工资和奖金挂钩,甚至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结果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激化了学校中的各种矛盾,更为严重的是将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念导入一系列误区。
因此,在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探索出一系列既符合教育规律,又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笔者在近几年的调查、思考中形成了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总的思路是:在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逐渐弱化教育管理的行政色彩,使教育的宏观和中观管理转化为现代化科学决策管理和有效的宏观调控。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措施:
第一,紧紧抓住当前全国正在进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在国家教委和省教委课程计划允许的范围内扩大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选择教材等方面的自主权,使学校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和形成自身的特色。与此相适应,将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所设的教研机构逐渐转化为课程研究、开发与培训中心,与教育科研部门和师资培训部门以及教材出版发行部门和教具、学具研制、生产、销售部门更密切地结合起来,在新的运行机制中逐渐从教育行政部门中游离出来。这不仅有助于教育科研经费的多渠道筹措和教育科研市场的开拓,促进教育科研成果向实践的转化,而且能在教育科学的指导下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的现代化改造,并促进师资培训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第二,抓住当前全国正在进行的教育评价体系(特别是考试制度)改革的有力时机,加强对考试和教育评价的研究和管理,促进考试体系的科学化、现代化,并使考试的管理体系逐渐从教育行政部门中游离出来。
第三,改革和强化教育经费的保障体系,在保证政府对基础教育投资不断增加的同时,拓宽集资渠道,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如筹建教育银行,完善校办产业及其资产、资金的开发和管理,开拓各种基础教育的集资渠道等等。
第四,建立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研究、开发中心,加速教育系统的现代化改造,减轻当前中、小学教师越来越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促使教育系统更快地完成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智力密集型行业的历史性变革,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健性步骤,也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地位,使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第五,建立教育科研、教改实验和实验师资培训三位一体,幼儿、小学、中学教育改革一条龙的现代化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基地,使之成为教育新产品、新观念、新理论的发源地和集散地。
以上新体系和新的运行机制建立和运转起来之后,将使各级基础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从目前各种难以应付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那些真正属于教育行政部门责权范围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宏观、中观的决策、管理和调控作用,使基础教育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教育王国的内外纠纷中树立法律权威
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获得迅速发展和普及。这一方面使学校活动和教育管理日益复杂化和有序化,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的确立,课程设制、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审批,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入学、升学、毕业、考试、学位授予等学籍管理,到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的标准,班级编制的标准,教师的聘任、管理与考核等等,都有越来越严格的制度和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又充满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与社会系统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系统中各种复杂的矛盾纠纷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学校生活、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教育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也越来越复杂。所有这一切,使传统学校教育那种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了,学校生活中的宁静与圣洁被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复杂的民事与刑事纠纷所困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下,要保证学校教育的正常秩序,要保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仅靠教育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许多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经验都表明,一部现代教育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教育立法史。国家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势必要求把教育纳入法律调节的范围之中,实现国家依法管理教育,公民依法享受受教育权力,学校依法从国家与社会获取教育经费,学校内部按各种严格的教育法规与制度运行,学校内外的各种纠纷及时得到法律的调解。这不仅是现代教育在商品经济的复杂矛盾冲突中健康发展的保证,而且是用法律手段强化教育的价值导向,加速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教育正被卷入商品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随着铁饭碗和大锅饭的打破,教育系统内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随着竞争的出现,各种矛盾冲突也不断激化。无规则的竞争必然陷入混乱。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部门,因此教育的竞争尽管无法逃脱商品经济规律的制约,但也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为了保证教育竞争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不仅需要有一整套经济、财务制度,而且这些制度必须符合教育的特殊规律,并能促进而不是阻碍教育改革的发展。为此,当前急需对商品经济冲击下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作深入调查,及时作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并通过教育立法和制定一系列新的政策、规章来巩固教育改革的积极成果,限制、纠正各种弊端和消极因素,使教育系统走上以法治教的健康轨道,在商品经济的外部环境中逐步进入从无序到有序的良性循环。
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促进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
在封闭的教育系统中,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与教育的价值导向可以与社会相对分离,但在当代开放的教育系统中,教育必须按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尺度,由此导致了教育系统内部结构及其与整个社会系统关系的历史性变革,这正是二十世纪教育与社会演变发展的共同轨迹。
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演变主要来自劳动世界的需要。二十世纪科技与生产的急剧变革对各类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管理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一方面推动着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加速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社区化、多元化。
劳动世界对教育的影响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劳动世界要求教育必须与现代社会生产中越来越复杂、精细的职业分工相适应,这种价值导向促使当代社会中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发生着越来越复杂的分化,并导致受教育者的片面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频繁的职业流动则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这就要求教育系统不能仅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职业间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
如何使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导向统一起来呢?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目标都是较难改变的。在基础教育中,学生为前途而学习,但这种前途又直接取决于结业考试的成绩,教师则认为自己仅负责某一学科的教学,而不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最主要的价值导向显然只能是职业要求,高等教育中则是越来越尖端也越来越狭窄的专业化要求。
为了打破各类教育的分化与割裂,六十年代在瑞典首先创造了"回归学校"。这种回归学校的显著特征是教育目标、内容与组织形式灵活多变,能使学生按各自不同的选择,交替地在教育领域和劳动领域自由转换,使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并内在地溶为一体:学习意味着为实践而吸收,为工作效率的提高而理解;工作则是实践经验中的学习,这种在知识应用中的学习不仅是更有效的学习,而且是培养应变能力和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这种崭新的教育模式时指出,回归教育是把义务教育或基础教育以后的一切教育都包括在内的教育战略,其基本特征在于,用回归的方式,即教育和劳动交互进行的新模式,把教育分散和扩展到个体的一生。于是,在"回归学校"这种学校教育的新模式中孕育和引发出被誉为当代教育发展中"哥白尼革命"的终身教育运动。
这场运动源于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6次大会,会议决定组织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七十年代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成果便是1972年发表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并由此导致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席卷全球的"终身教育"运动。这场世界性教育改革潮流贯穿于整个八十年代,当前仍在延续。
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中,科技和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导致了"知识爆炸","爆炸"的知识全部涌向教育,使教育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学生学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这正是当代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学校的毕业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之后,面临着"知识爆炸"的更严峻挑战,那种仅靠学校所提供的知识就够终身享用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已经过时了。
现代社会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挑战,而且有新的出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每个社会成员不仅在学校中学习,而且在家庭、社会中生活,他们从社会交往和大众传播媒介中获得的信息量与日俱增,这实际上是一种潜移默化却又强大有力的教育。不论学习者本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种学校以外的教育每天都在发生,而且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广泛深入地施行。这既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严峻挑战,又是促使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如果能自觉地认识现代学校教育之社会背景发生的这一重要变化,并自觉地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并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学校教育与社会隔离的封闭状态。
正是基于对以上两个方面的自觉认识,《学会生存》一书在分析当代教育特点和展望未来教育发展的时候,提出要突破学校教育的狭隘眼界,把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成为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成为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把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规划,在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这种"学习化社会"的主张不同于本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被推向极端时出现的"学校消亡论"(尽管当代仍有人持这样的主张),而是要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的因素来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将学校教育更自觉地渗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规划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更多、更自觉地考虑到教育的需要而使社会教育化,创造出更为有利的教育环境(如各种展览馆、博物馆、科技站、文化设施等,都应该考虑到教育的需要,更自觉地发挥其教育功能),这将使教育的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形成一个以高度发展的学校教育系统为中心,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教育网络。
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日益结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特点和趋势,而"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提出则反映了人们对这一特点和趋势的认识,这是对教育与社会关系认识中的一次重大飞跃。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终身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提出被誉为教育发展中的"哥白尼革命",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阐发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学会生存》一书则被世界公认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有些读者可能会对此提出质疑:"终身教育"有资格享此殊荣吗?答案是明确而肯定的。终身教育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这里面却酝酿着一场难以估量而且持久不衰的"未来风暴"!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真正以终身教育作为指导思想和目标来调整教育中各子系统方向时,必然导致教育观念、目标、结构、内容、方法、技术、评价体系、师资培训模式直至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和连锁反应。这样的深刻变革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严重危机和挑战(如学生负担过重而又学了无用),实现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学制的高度灵活性,实现不同教育系统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最佳结合,而且是在充满矛盾、变幻莫测的现实与未来社会中扩大民主和参与,发展个性和创造性才能,保障人的权力,加速社会健康发展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可见,终身教育孕育着真正的教育复兴。许多未来学家们都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文化是教育、劳动、生活一体化的文化,这显然只有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的社会中才可能实现。
"终身教育"和"走向学习化的社会"这两个新观念的提出,大大扩展了人们以往的教育视野,是教育价值观念中的一次历史性飞跃。而在此指导下规模空前的"终身教育"运动,则使教育在人类整个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不仅是教育实践的自我超跃,而且是人类整个社会实践的一次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跃。总之,这场宏观教育改革的成功尝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各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改造教育系统,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改造社会系统。终身教育和走向学习化的社会用新的目标模式和价值导向使教育与社会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终身教育的风暴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很快席卷全球,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也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及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短暂而有限的学校教育无法使人应付变幻莫测的现代与未来社会,因此教育和学习不仅需要扩展到人的一生,而且应该成为个体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终身教育对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目标模式和价值尺度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它彻底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旧模式,强调从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更加注重对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与情感态度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健康个性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开发,由此将以往紧张单调的学校生活转化为轻松和谐、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的社会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人们不再把基础教育中渗入的生产劳动与学生过早职业化相提并论,不再把生产劳动仅看作没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的出路。基础教育中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视不仅出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掌握技能的智育需要,而且将此作为培养学生对待劳动世界的情感态度以及感受技术对现实生活与未来人类影响的最有效的教育途径。
终身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改造功能更是不可低估。按终身教育的要求逐步完善起来的学习化社会使社会中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最广泛地开发和最充分的利用,从而建立起最庞大而又最经济的教育体系,由此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文化技术水平得到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创造性潜能得到最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这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终身教育大大缩小了有文化技术、能及时获取信息的个体与阶层同那些因缺乏教育而无知无能的个体与阶层在激烈竞争的信息社会中日益拉开的差距和由此导致的两极分化与矛盾冲突,这不仅有助于社会的稳定,而且加速了文明的进程。
显然,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是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严峻挑战面前找到的一个现实而有效的对策。
物质生产彼岸的自由王国与闲暇教育
终身教育确实为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开辟了一条希望之路。在这条新路上奔跑的社会成员往往过多关注现代社会中急剧变化的职业需求,结果虽然使自身的创造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但却在工作与学习的交替追求中丧失了闲暇,从而也就丧失了自由。
然而,这并不是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全貌和本意。许多富于生活情趣的社会成员紧张工作之余停下来歇息的时候,在这条教育与社会合为一体的新路上发现了一片更加令人神往的新领域:自由王国中的闲暇教育!
在以社会分工为特征的物质生产领域,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统一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反,二者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则是绝对的、永恒的。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揭示的,尽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由,但是物质生产领域对于人类个体来说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而"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须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正是在"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6页。)
学习化的社会使个体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也就增加了使个体获得更充分休息与闲暇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正是在自由王国的理论视野和劳动时间缩短、休息与闲暇不断增加的社会条件下,学习化社会的自由王国中所特有的闲暇教育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出来,并显示出无比诱人的魅力和无限广阔的前景,成为现实与未来教育价值舞台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闲暇教育在古代上流社会中曾经存在,成为少数贵族成员逃避生产、脱离民众的一种闲情逸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汪洋大海很快把这块孤岛上的世外桃园吞没了。当生产力发展越过满足社会成员生存的界限之后,价值舞台开始向人的尺度回归,这便使闲暇与闲暇教育重返人间,并拥有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基础。
对现代社会中的闲暇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有人认为闲暇教育是向人们传授娱乐的知识与方法,有人把闲暇教育看作是打发业余时间的一种消遣和退休后排解失落感和孤独感的一剂药方。这些当然都是闲暇教育的内容与作用,但闲暇教育还有比这些更重要的目的与功能。
在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中,个体生活与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必须听任机械钟表的指挥和摆布;唯独在闲暇之中,每个社会成员可以依随心理时间去安排生活与生命,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当时内心感受和需要的、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带有极大审美成份的活动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自由地、独特地、完美地表现与必然王国的生产活动中不同的自我,这种闲暇中的自我是更真实的自我。布赖特比尔(Brightbill)就此讲过一句十分深刻而耐人寻味的话:"告诉我你在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做些什么,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哪类人。"闲暇是完全个性化的,闲暇的本质是自由,对闲暇的认识与开发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因此闲暇教育之目的绝不仅仅为消磨闲暇时间、获得闲暇娱乐、排解闲暇中的孤独与失落感,闲暇教育的内容也绝不仅限于传授闲暇活动中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目的在于使每个社会成员认识闲暇中的自我、加强对闲暇价值的自我意识,尤其要系统地培养闲暇情趣、教会更多的社会成员明智地、个性化地安排闲暇生活,充分认识和开发自我的闲暇价值,提高对闲暇生活的自我规划、自我决断、自我评价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体的闲暇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更充分开发利用,加速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
当前我国刚开始实行新工时制,相当多的社会成员习惯了过于紧张、机械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对突然降临的闲暇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因此,加强对闲暇的研究,广泛宣传和普及闲暇教育,这不仅是摆在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而且对于开发我国巨大的闲暇资源、提高闲暇生活质量、加速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舞台上,闲暇教育不仅会在物质生产的彼岸演奏真善美统一的迷人乐章,而且将以其强烈的节奏和旋律感染与影响着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的广阔领域,使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教育、生活更加和谐地溶为一体。
今日的教育决定着明日的世界
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伟大事业,因此在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把发展教育的参照系由现实转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大战略转变。这一转变势必要求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法都随之进行相应的规范转换。这一系列复杂的规范转换提出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价值论课题,其中大多数是世界各国都面临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而且问题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使未来学在当代蓬勃兴起,而教育未来学的研究在当代未来学中处于十分醒目的地位。正如许多未来学家所指出的,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神经系统",是该民族传统与未来发展的最集中体现。在科技与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类不仅需要预测可能出现的未来,而且要努力创造更加符合人类需要的未来。在这种积极的未来建设中,教育将大有可为。
当代有远见的战略家们不仅期望教育满足个体与社会的基本需求,而且希望教育能面对并参与解决当前与未来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培养出能够适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代新人。如果说今天人们的生活空间已经打破了区域性的界限而走向世界,那么教育当然要培养广泛的全球意识;如果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单纯靠经济、政治、科技均难以打破这种现实的困境,那么,一种可能的选择在于首先从教育领域设法打破这种不平衡的恶性循环。当前许多国家已在学校中开设出一系列未来学课程,传播和塑造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许多有远见的国际组织和国家领导人都将改善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作为解决当今世界性问题、创造世界未来新格局的一项战略选择。未来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由人类创造的。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未来又是可以选择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地预测和把握教育的未来正是为了创造和选择更符合人类理想和需要的教育世界的未来。教育不仅创造着自身的未来,而且孕育着未来世界的创造者,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对未来的创造和选择中,教育负有特殊而重大的使命。今日教育塑造出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明日世界的风貌。可见,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在于通过对未来社会创造者的培养而架设起由现实通向未来的桥梁,这正是教育对未来社会的选择功能。因而,当今世界的教育改革应被看作现代人参与未来社会选择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只有用这种崭新的教育价值观念武装我们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头脑,才能从思想路线的深层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
科学地预测和把握教育发展的未来不仅是少数教育未来学家的使命,而且是每一个想在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国家、民族和个人所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如今,跨世纪的挑战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给中华民族重新跃入世界前列带来了新的契机。举国上下已经一致认识到,要振兴中华必须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这使教育领域展现出蓬勃生机。如果能进一步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加速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就一定能使我国在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潮流中展示现代东方文化教育传统所特有的风崐采与魅力。
现代化的教育同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相结合,将使中华民族进入创造性人才涌流的伟大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