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 │ 资源中心远教厂商培训考察网上书城杂志订阅市场研究行业媒体国际远教
论坛远教沙龙群 英 会案例分析名家评论人物专访专家专栏2006 历届大会:05' 04' 03'网友投稿
姓名:韦钰
单位:中国科协
职位:中国科协副主席
Email:
发表论文
高等学校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上)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下)
在2000年教育部科技委全委会上的讲话
出国留学工作二十年
   

 

 

 专家专栏 名家评论


 
出国留学工作二十年

    1978年,我国在“文化大革命”的废墟上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出国留学工作也在这一年开始起步。

  1978年6月23日,当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是他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设计的宏伟蓝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出国留学界称之为“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重要讲话”,对开创改革开放时期的出国留学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年前的中国,百废待兴,广袤的大地上涌起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之时,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发展教育和科技,尽快培养急需人才,改变人才严重匮乏的状况。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邓小平同志亲自抓科技和教育,并作出了向国外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大决策。在历史的抉择面前,中国没有走封闭的道路。教育部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在当年就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并在小平同志访美前向美国派出了50余名留学人员。邓小平同志在20年前关于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讲话,凝聚了他对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第一,源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邓小平同志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邓小平同志以他深邃的洞察力对世界形势作出的正确判断,是他大力倡导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国际背景。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大批向外派遣留学人员是不可能的。

  第二,源于坚定不移搞现代化建设的决心。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同志在坚定地要搞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明显地看到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而造成的当时人才匮乏的现状,因而他大力倡导向外大批派遣留学人员。

  第三,源于必须对外开放的理论。邓小平同志说:“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所以,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否则就会信息不灵,睡大觉,而世界技术革命在蓬勃发展。”“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小平同志在反复强调对外开放重要性的同时,强调要把派遣留学人员作为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因为只有派人出国留学,才能真正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今天,当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讲话20周年的时候,我们更深刻地领略到他伟大的胸襟、胆识,更加感到邓小平大力倡导派遣留学人员的正确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2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近30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4.7万人,单位公派留学人员9万多人,自费出国留学人员15万多人。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分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赴美国留学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日本,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留学的学科覆盖了几乎所有学科,例如理工科的通讯、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农林医师学科的农学、畜牧、渔业、林学、医学等;文科的文学、语言学、艺术、社会学、法学、教育学、历史等;管理学科的经济学、商业管理和管理工程等。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留学人员派遣规模和强度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前所未有的。新时期的出国留学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渠道。

  多年的留学工作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对出国留学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认识逐步加深,出国留学的政策也不断得到完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出发,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这个方针中的三句话是对过去出国留学工作的总结和提炼,内涵深刻,核心点统一到鼓励回国上,从而理顺了为公民出国留学提供方便与学成后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之间的关系。这个方针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出国留学工作已走向成熟。

  为了适应大量派遣留学人员工作的需要,1979年以来,我国在留学人员较集中的国家设立了40多个教育处(组)。他们努力为留学人员服务,保护留学人员在外的合法权益,对留学人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管理工作,为推动出国留学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不断实践和提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于1996年成立,并重点调整和完善了国家公费出国留学政策,在江苏、吉林两省进行改革试点后,1996年起对国家公费出国留学实行了“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新办法,并以此取代了过去层层计划分配名额的作法,录取工作实行公开化和平等竞争的原则,派出前录取人员需与留学基金委签订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留学人员不能履行协议,未按规定的期限和要求回国工作时,须按协议的规定偿还全部资助费用和违约金。截止1997年,签约派出的国家公费留学人员1135人,到期回归率达到90%,履约率(包括逾期未归人员按协议缴纳了出国留学费用的)达到100%,改革之后的留学效益明显提高,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另外,国家留学基金委还同有的地方、部委共同设立了合作派出项目,使国家公费的成功作法向单位公派辐射,通过正确的导向作用带动单位公派留学工作的开展。

  自费出国留学是出国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20年中,通过自费渠道出国留学的人数超过国家公费和单位公派之和。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自费出国留学发展迅速,人数增加很快。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在政策上体现“支持留学”的方针,我们从1990年到1993年两次调整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逐渐理顺了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1993年7月《关于自费出国留学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后,我国公民申请、办理自费出国留学的渠道已经畅通,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已经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二)

  20年来,留学回国人员已达10万人,他们正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他们中有的回国后献身于教育事业,开设新课程,编写新教材,悉心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填补了国内一些学科和专业的空白,创建了新学科、新专业,使我国的一些学科领域和人才培养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他们中有的回国后在科研上做出国内或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他们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各级跨世纪人才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参与者和奖项获奖者,成为名符其实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在国外,他们的许多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刊物上,为SCI等国际检索刊物多次摘录并引用。有些留学回国人员还把他们所掌握的高新技术变成产品,推向市场,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中有的回国后从事社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吸取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在社科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中,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改革思路;他们中有的回国后把自己在国外学习和掌握的先进管理知识运用到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上,许多人已成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还有不少人回国后主动到基层,到边远地区,到贫困山区,默默耕耘,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中有的回国后投身到大中型企业,有的创办实业,组建公司,把自己在国外所学的金融、期货、证券、贸易、旅游、经营管理、工商管理等方面知识和实践经验运用到国内,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统计,在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近十几年回国的留学人员占到50%以上;在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跻身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人选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近几年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在参与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团中央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专项人才基金”、国家科技部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等工程和计划的人员中,近年来学成回国的人员均占到这些工程、项目和计划等人数的半数以上的比例。

  留学回国人员能在改革开放事业中做出这样的成绩,首要的是国内已经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大环境。邓小平同志不仅大力倡导多派留学人员,而且非常重视留学回国工作。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时,语重心长地对留学人员说:“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并要求有关部门对留学人员“回来后要妥善安排”。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在外留学人员的信任和关怀,对推动整个留学回国工作产生了重大的深远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为广大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提供了报效国家的广阔天地;各部门、单位为留学回国人员开展工作做了许多工作,创造了有利于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特别是我们的老专家、老教授及有关领导能够尊重知识,慧眼识才,大力推荐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发挥了“伯乐”作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开发建立了“中国留学服务信息网”,为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提供政策咨询和人才需求信息;广大留学回国人员艰苦奋斗,不讲条件,脚踏实地,埋头工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因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三)

  到目前为止,在外的留学人员还有20万人。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重要的智力资源,是国家建设的一支可贵力量。

  在外留学人员回国报效的热情和潜在的为国服务优势在80年代就已经表现出来。从80年代后期开始,教育部进行了一系列帮助支持在外留学人员了解、关心并参与祖国建设事业的工作。近几年来,教育部还牵头组织或与有关部门、单位联合资助、支持了一些有影响的留学人员为国服务活动,诸如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参加国际会议,组织专门的学术讨论会和其它形式的为国服务活动。

  为了加大支持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力度,国家教委(现教育部)1997年全面实施“春晖计划”,拨出专项经费,创造必要条件,积极引导在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春晖计划”就资助600多名在外留学人员回国参加高水平的重要学术会议;参加国家科技和教育重点重大计划项目的合作研究;参与国家级科研基地和人才基地建设;参与面向21世纪的重大教育教学改革计划以及重点项目建设,联合培养博士生;参与联合攻关,为科研机构、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合作开发高科技产业及拓展国际市场等。

  留法学者支持西部建设项目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1997年7至8月,留法学者分农业、医药、生物化学和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4个小组,深入到甘肃省的70多个部门和单位及定西、榆中等贫困地区,围绕干旱农业、品种改良、沙漠地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核能应用研究等方面对甘肃科技、经济有影响的攻关项目进行了对口交流,开展咨询服务,洽谈合作,共拟定56份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和2项重要建议书。这些项目中,既有我国在西部地区十分重要的高科技项目,也有对当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十分需要的项目,如留法学者参与立项的“岷归”、“蕨菜”的科研与开发项目。重要建议书为“定西旱农区集水增产稳产技术体系研究”和“调整陇南小麦条锈菌易变区的种植结构,脱贫致富,治理我国小麦重大病害”。此外,留法学者还为近1000人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与甘肃方面就合作培养研究生、回国讲学等达成合作意向。教育部对52个项目拨出科研启动经费200万元予以支持。同时,甘肃省、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别拨出30万、60万、86万支持有关项目。目前各项目人员正根据各自计划,在甘肃和法国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和攻关工作。

  同样,有关部门和地方也在鼓励、支持在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工作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对推动全国的留学回国工作和动员在外留学人员为部门、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

  当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留学人员讲话20周年之时,出国留学工作在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后即将跨入一个新的世纪,可以说任重道远。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挑战和机遇并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关键之所在。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并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他还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加速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朱容基总理宣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已经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有关工作。因此,今后的出国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服务这样一个主题,增加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在培养创新人才和开发海外智力资源工作方面开创新局面。

  面向21世纪,今后的出国留学工作将根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和对外开放,继续向国外派出留学人员,继续沿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向前进,努力使出国留学工作为国家的发展服务。

  要利用出国留学的渠道培养创新人才。在国家公费出国留学工作中,要继续完善改革工作,在条件成熟时,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数量,扩大派出研究生的数量,并提高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的费用标准。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再增设一些派出项目,例如“学术、学科带头人出国留学项目”、“优秀拔尖青年人才出国深造项目”等,把派出工作的重点放到为国家培养青年创新人才上来。单位公派出国留学也应按照上述思路作必要的调整。要继续支持我国公民以自费方式出国留学,并根据实际需要,理顺有组织自费出国留学的渠道,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积累强有力的后劲。

  要在更高的层次上进一步做好留学回国工作。当务之急是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变为广大在外留学人员的实际行动,动员和引导他们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感,学成归国,在新世纪的大舞台上一显身手。在国内要继续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留学回国人员施展才能的环境,使创新人才尽快成长。在资助留学回国人员,特别是优秀尖子人才回国工作方面加大力度,对留学回国人员中很快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将帅之才,要重点扶植,鼓励他们贡献才智,努力争取几年内在留学回国人员中展现出一些“顶尖”级人物。

  要大力开发海外智力资源。目前在外留学人员中人才济济,他们是宝贵的智力资源。广大留学人员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中华民族繁荣富强。我们将根据国家建设的需求和广大在外留学人员的报国热情,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优秀尖子留学人员短期参加科技开发、合作等的资助。教育部将继续实施“春晖计划”,同时支持和鼓励各部门、地方设立项目基金,全方位为在外优秀尖子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提供方便,逐步使更多的急需人才、创新人才将自己创业的立足点由国外转到国内或“哑铃式”发展。

  总之,在世界范围内,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它给人类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严重的挑战,而且提供了人类知识创新的广阔空间和舞台。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多方面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出国留学工作一定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应有的作用,广大留学人员一定能在知识创新中有所作为。

  当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留学人员讲话20周年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在人才培养战略上的丰功伟绩。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承他的遗志,把出国留学工作与我国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站在更新的高度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使出国留学工作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出国留学工作20年》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90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