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这样戏称民办学校教师的工作:“白天一手拿着课本给学生上课,晚上一手拿着电话与家长沟通。”幽默中活脱脱地勾画了这个人群的工作形象和劳动状态。
务重、量大、质优的工作要求对应着高于家里一倍或几倍的薪水,是让老师们紧锁的眉头初绽笑容的理由。但不止一样的压力却从四面八方袭来:成绩没有提高,末位淘汰的制度会炒你鱿鱼,让人天天在危机与抗争中度过;自身素质要强,对应于传统教学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制作课件,双语教学等新素质硬件,于是,少之又少的时间里又被各类培训充斥着;观念要洗“脑”,如若放不下架子,誓死捍卫为师者尊的身价,那么等待你的只能是家长的投诉。
长期的体累,反复的辛劳,找不到感情发泄的有效途径,加之复杂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各种身心疾病纷至沓来,令人防不胜防。
一位资深民办学校校长对出来“教育打工”的老师深表理解和支持。他对民办学校的老师说到,“因为你的行为,改变你自己,改变你家庭的生活质量。”我想,这里“自己的改变”不应该只局限于民办教师专业技能的巩固和人格素养的提高,“改变家庭生活的质量”也绝不意味着用今天透支出的生命去赚钱,为明天再用赚来的钱购买健康创造条件。要想给孩子身心健康,教师必须首先达到这一点。无论是身在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
而据我了解,心理障碍在民办学校老师身上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情绪紧张,心事重重,缺乏对事物应有的兴趣……而且这种心理与所在学校的档次和规模成正比,名气越大、办学越久,那么在这所民校工作的老师压力随之也就越大。
心理的疾病,对教师来说无疑是无形的杀手,杭州市教科所的同志去年对市区30所学校近20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不当班主任的老师。这些数据显然是在给公办学校的老师敲警钟的,对于压力、强度、工作量、需要的克制力、忍耐力都远远大于公立学校的民办教师又该作何理解呢?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无疑是为民办教育吹来了一缕春风,我们应该关注:在民办学校的高薪酬同时伴随高风险高压力的校园里,有一群正在透支着生命默默劳作的园丁们,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家长的支持,学校的帮助,渴望健康地站在教育创新改革的前沿,可持续的为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和腾飞增添一己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