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中国的民办教育埋单
中国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后来成为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的集团副总裁罗晓明在访问哈佛大学时听到这样一组数字:哈佛大学出过多位美国总统,数1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这所大学是一所民办大学。哈佛大学并非个别,在美国排位前10名的名牌大学中,民办大学占了7所。
中国何时能够产生民办名牌大学,与公办大学并驾齐驱?这个话题不少人在思考。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没能阻挡中国百姓望子成龙的“大学梦”。中国旺盛的大学教育需求,令人喜还是忧?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的零距离竞争使教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穷国办大教育难以避免的教育资源的短缺,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和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和家庭的高投入,使我国高等教育明显呈现出供需矛盾,使公办大学扩招后仍满足不了青年对上大学的渴望。特别是受高考分数线的限制,我国每年近300万的考生中,有40%进入了高职和民办大学。可以说,民办大学以其特有的优势正逐步被家长和学生接受。
民办大学正在是不少人的“大学梦”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今年9月1日《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为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环境仍不容乐观。这与民办大学的“出身”不无关系,更有来自多方面的原因。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分为三种类型,单一民间投资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是现有民办学校的主体部分,政府部门的支持对它们非常重要。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告诉记者,北京市合格的民办高校中,在校生人数在1万人以上、国家承认学历(高职以上专科)的仅有北京吉利大学等3所。北京适度发展优质民办高等教育的战略,是与首都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分不开的。据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线联平介绍,今后北京民办大学的审批,除硬件设施等准入条件外,还要求所设专业要适合首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应向郊区扩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有利于改善当地人文环境、知识结构等。而落户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吉利大学是企业办学,有大楼、大师、大思想,专业紧贴市场需求,具有就业率高等优势。
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许多民办大学校长非常关注实施细则。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前的多次讨论会上,某大城市的一位有实力的教育集团领导认为,给民办教育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国家重视固然很重要,但主管机构官员的思想观念,对民办教育的了解和研究程度,极大地影响着提供决策的依据,极大地影响着政策导向。一位高层教育官员提出,要大胆探索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障碍,进一步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形成更加完善的鼓励社会和个人投资办学和捐资助学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然而,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偏见,对投资民办教育的民营企业和个人的不信任,胜过关注举办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情。民办教育发展的宽松环境还需要各方面共同去营造和维护。如果全社会都能换个思路看民办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就会有大量民营资本进入教育,就会迎来中国民办教育的春天。没有规模的扩张,民办教育难有质的飞跃,许多专家如是说。
办教育必须要有投入,民办大学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实力。社会对民办大学的偏见与民办大学自己的宣传不准确不无关系。如个别民办大学校长习惯说“没用国家一分钱,从几千元起步,发展到几千万、几个亿的资产”,并在各报的宣传中反复使用,给社会留下了学校是靠学生学费周转、积累资金的印象。这些宣传容易使社会产生误解。不少民办校长对此大发感慨,这种不切实际的宣传,使民办大学的社会形象无形中多了几分铜臭气,难怪人家另眼看待民办大学。
而真正从名牌做起,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现代化、综合型的北京吉利大学,有吉利集团8亿元的滚动资金投入,加上超前的理念和教育发展战略,正演绎着吉利集团的教育理想,闪耀着充满科学与人文精神并富有科技含量的品牌文化的魅力。
提起北京吉利大学,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浙江吉利集团生产的摩托车、家用轿车。实际上,吉利集团1997年初就创立了吉利教育中心,目前已拥有北京吉利大学、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浙江吉利技师学院三所高校和浙江吉利中等专业学校、浙江吉利技工学校以及汽车驾驶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排名第四的大型民营企业,吉利集团已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潢材料、生物工程、旅游、教育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结构。
吉利集团投资教育除了渴望人才外,也是集团董事局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实现教育理想之举,“创办高校,涵养企业、回报社会、造福桑梓”。他创办教育不求回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深深打动了集团副总裁、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罗晓明,打动了来自海内外各所名牌大学的大师们,也受到领导的称赞。
“吉利集团不是赚钱最多的企业,却拿这么多钱投资教育到北京办大学,我对企业家的远见卓识表示尊敬……”教育部一位领导在视察吉利大学后如是说。
据了解,吉利集团在浙江创办大学的过程充满艰辛。当时的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工委书记徐锡安和现任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得知后,亲临浙江考察,积极支持吉利集团进京办学,并打开进京的“绿色”通道……
如今,在毗邻奥运村的北京昌平科技园区里,已规划了3000亩地给吉利大学(前期已开发1600亩)。在群山环抱中,有32幢集合了欧美风格的楼群、绿色生态式的常绿校园、美国斯坦福大学风格的草坪和全国最大型的下沉式广场,还有47个足球、篮球、排球场及标准游泳池等。这些是李书福和罗晓明考察了世界著名高校后的大动作之一。
目前北京吉利大学有在校生近1.8万人。
投资1.2亿元的现代化图书馆正在建设中。
投资两亿元的孵化园也正准备建设……
吉利人以其“一切从名牌开始,办中国最好的大学”、“站在巨人头顶上发展”的雄浑气魄,为中国教育的腾飞助力、呐喊、奔跑。
目前,该大学已建13个学院,开设了70余个适应市场急需的新品牌专业,涉及商学、法学、新闻、外语、金融证券、工商管理、现代艺术、信息工程、生命科学、汽车、武术、音乐舞蹈等领域,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国际化、新型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除招收国家计划内统招生,也招收部分学历文凭考试、自学考试及出国留学学生。
民营企业投资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在国外已不鲜见,中国经济的腾飞,需要人才,而人才培养靠教育。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需要大量投资。当一些企业、个人先富起来后,把资金大量投入教育,使我们对中国的教育充满希望的同时,也对他们多了几分敬意。而像吉利集团这种不求回报、从名牌做起的民营企业如果多起来,都能参与投资教育、发展教育,我们每个家庭的子女、每个人上大学的机会不就更多了吗?
民办大学在市场拼杀中开始叫板公立大学
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2000多所公办高校中,分为研究型重点大学、教学型大学、职业型大学三类。不同类型的学校,国家投入不一样,生源不同,师资、设备条件有别,规格、层次、培养目标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随着民办大学的异军突起,教育市场的多元化,竞争的硝烟正在悄然由民办大学内部向公办大学弥漫。
北京民办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正在突显其竞争实力,北京一所知名民办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于北京名牌公办高校在内的前三位前六位。
北京吉利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100%。这所有实力的民办大学“筋强、骨壮”,不仅仅因为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就在于企业办学,最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该校以超前的思维,提出了“二十年,二十强”的发展目标。李书福和罗校长敢出此言,是因为他们能从全国著名大学请来“大师”。现在,中科院院士闻邦椿、蒋民华,工程院院士周世宁,英语教学泰斗、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陈琳,原新民晚报总编丁法章,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沈忠耀,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主任李茂松等一大批来自全国名牌大学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加盟北京吉利大学,担任校、院级领导。
教育界专家最清楚,一所好的大学必须有大师,民办大学请大师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评论说,在全国1000多所民办大学中,像北京吉利大学能请到两位中科院院士、一位工程院院士、15名博士生导师,聘请包括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原世界生物技术协会主席,荷兰莱顿大学教授、博士在内的15个国家18个著名学者、专家为客座教授,还聘请了来自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的300余名教授的民办大学极为少见。
老报人丁法章担任了北京吉利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又曾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在任新民晚报总编辑的15年中创造了辉煌。“我加盟北京吉利大学,完全是被吉利集团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振兴中国教育的民族精神所感动”,丁院长动情地告诉笔者,“从吉利集团投资8个亿的魄力和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求回报,踏踏实实地为国家教育发展做实事的远大抱负中,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特别是他们提出的‘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十六字教育理念,对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改革方向,并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在笔者与来自中外名校的大师们的交谈中,感受到的是他们与北京吉利大学办学理念形成共识的教育激情和活力,用老报人丁法章的话说,个人的教育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人生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他说,我会重新编写教材,告诉学生降低自己的就业准入线,考虑到地、市级媒体及企业从事宣传工作。
他认为,北京吉利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准确对接,正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又难于很快改革的老问题,而民办大学在这方面变化快,找准了企业用人的需求,与之相联的教育理念、师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职业能力训练等一系列环节随之快速变化,“变”动中才能有活力。
由此可见,北京吉利大学正是为这些大师们提供了按自己的教育思想实现教育理想的舞台,成为成功教育的实践平台、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基地、以人格本位教育学说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科研重地。大师们被北京吉利大学的全新教育观念和发展战略所震撼,重新点燃了教育激情,个个充满活力。
北京吉利大学在众多民办大学中极具竞争力。有评论说在中国民办高校中,如果有更多的像企业办学的北京吉利大学等实力较强的民办大学出现,对公办高校的竞争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民办大学的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专业紧贴市场需求,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比如:专业的调整,在公办大学,由于多方面原因,使之变化难以跟上市场的步伐,后滞的问题在毕业生就业层次渠道等方面反映出来。试想,如果国家教育部门定期公布公办大学就业率,他们的竞争意识是否会增加呢?
而民办大学靠市场孕育,在市场中出生,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市场法则的检验,在这些方面,有些优势是公办大学一时难以具备的。
北京吉利大学的品牌密码
有营销学家预言,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巨变,多元文化的冲击,给人们的情感、心理、价值观带来了影响。面对就业压力,要提高生存质量,必须终身学习,使教育对人的就业层次的作用越加明显。教育消费在层次、种类、形式上呈现多元化格局,学习化社会逐步形成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加速了中国教育市场的品牌阶段的到来。消费者从单纯青睐公办名牌大学,开始转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有专业特色、质量好、服务优、就业渠道畅通的高校。而具备上述特点的高校中,与公办大学相比,民办大学有自己的优势。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校长的综合素质对于学校发展和市场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
据有关信息表明,在中国高校校长中,有过企业家实践经历的有限,而这段经历对他们准确把握企业需求什么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高等教育的关键所在至关重要。不仅仅是信息、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教育理念的突破。据罗校长介绍,国外名牌大学校长不少都有过企业家实践经历。而企业家办教育的优势正在于此。吉利集团办大学,正是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的无缝链接上打开了思维的通道。李书福董事长明确提出,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罗校长正是对李书福的教育思想理解后,提出了“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形成市场需求与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的立体循环链条。罗晓明从吉利集团副总裁到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成为中国“人格本位”学说的第一人,其扎实的理论依据,源于吉利集团高层领导善于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在研究人才供需关系变化中研究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找到了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点。
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罗晓明10年从教,10年从商,转战南北的经历,使其成为成功者。他善于思考、极具个性化的思维品质和敏锐的市场感觉及出色的口才、写作、沟通、协调能力等,使其影响力(C)、能力(P)、维系力(M)发挥到最佳状态,使“大楼、大师、大思想”成为北京吉利大学品牌形象中的重要部分。
大师们的思想与罗晓明“人格本位”学说的共鸣增值了吉利集团的智慧存量资产,成为北京吉利大学教育品牌文化的精华,为该校的教育品牌密码提供了前提。以“人格本位”为中心,就是强调开发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责任感、学习能力、走向成功的重要作用。
罗晓明“人格本位”学说与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哲学思考
有人说,“人格本位”学说是罗校长在李书福董事长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与加盟吉利的大师们所共同打造的全新教育理念,构成了吉利教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大楼、大师、大思想的精髓,也是吉利集团企业文化的升华。“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格本位为中心的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的互相渗透的教育哲学,而人格本位更强调开发非智力因素,注重对学生的责任、健康心理、意志力等诸多方面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思维,增强自信,开掘学生的无限潜能,唤醒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职业理想,增强学习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在思维方法上强调立体,思维广阔,敏锐,有张力,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罗晓明构建的科学、完整、系统的“人格本位”学说充满科技含量。其个性化思维品质、理论高度,创新了素质教育,极富哲学思考。有教育专家评论,“人格本位”作为教育理念,追求健全人格的教育,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意义,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生命价值,充满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维、方法论。
而对这一学说的科学性和理论深度有深刻感受的原北大附中校长、现任北京吉利大学附属北京欧美外语中学校长赵钰琳认为,这一学说是反思了基础教育阶段应试倾向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后确立的。进入民办大学的学生虽然智力因素开发方面存在不足,而开发非智力因素方面却存在优势,如何开掘他们的多元潜能,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其激情,关键在于教师的责任感及科学、细致的工作方法。关注师生互动中的情感体验,走进学生心灵,对于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力、责任感等方面至关重要。
北京吉利大学坚持以“人格本位”学说为中心,创新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勤奋、执着、善于思考、自信等优秀品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有社会、经济学家评论,当前一味的追求教育高消费和人才高消费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消费者只有将自身发展的实力和教育需求相结合,循序渐进,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与教育消费相协调,才能理智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消费,而吉利大学的十六字教育理念从另一侧面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学生一进校就意味着就业。
据了解,北京吉利大学所开设的专业覆盖了吉利集团相关联的汽车、摩托车、生物工程、国际贸易、金融、旅游、房地产、文化教育、体育等为一体的产业,集团在2005年前将新增8000—10000个就业岗位,向吉利学生敞开大门。
北京吉利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名同学曾这样说,高考的失败决定了我命运的二分之一,是吉利大学给了我决定另外二分之一命运的权利。我明白了奋斗的艰辛,体会了幸福的滋味,将父母的爱,友人的情化做学习的动力,生命的支点……
在与众多学生家长的电话交谈中,不难看出,家长看重子女在大学的学习期间要学有专长,更看重其懂得做人道理,对是非的准确判断和务实的生活态度,珍惜情感,抓住机会……
而吉利教育品牌的这些软件,并非公办大学的专利。相反,虽然以高分进入了公办名牌大学,但没有良好的人格素质、意志品质、人生方向,也会因环境的变化产生压抑及至畸形心理。这种心理疾病的沃土,与我们传统教育中的有关环节及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假如有百所吉利大学,中国的教育将会怎样
有教育专家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民办大学的投资者都能像吉利集团这样,国家就会增加800亿的教育经费,容纳300万学生学习、就业,如果仅靠国家投资办大学,中国的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当前,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中国百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增,面对巨大的教育消费市场,中国民办大学除了有良好宽松的环境外,还需在特色、质量等诸多方面作出艰苦努力。而另一方面,国外的教育机构,包括东南亚一些国家一直紧盯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的民办教育准备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