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习网已经是国内较大的网络教育服务提供商。而在记者眼中,CEO黄波女士有着另一副面孔:扎着马尾辫,穿着紧身衣,踩着旱冰鞋,从国贸一路轮滑到天安门广场。
采访手记
印象中“海归”人物多数衣着时尚前卫,表情生动夸张,再加上中英夹杂的腔调更平添几丝神秘与陌生。而面前身着米灰色职业套装,一头垂肩卷发,话语轻柔的黄波,自然中透出东方女性的成熟与稳重,怎么也不能和前者划上等号。只有在听到她神采奕奕地谈论世界各
地的名胜古迹,如数家珍地讲解金融、管理、运营时,才会提醒我三十多岁的她曾在美国生活了近十年,获得三个硕士学位,曾在世界上最大的一家药厂任工程师,在纽约投资银行和管理咨询公司任高级经理,现在是国内较大的网络教育服务商——中华学习网的CEO。
“我其实是终身教育的典型受益者”。对于取得的成功黄波平静地说。早在中学毕业时,黄波就开始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深圳或出国是她的两个备选答案,1989年,黄波通过托福和GRE考试如愿以偿去了美国。“美国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你只要能想到的, 就一定能做到”这是她印象中的美国。然而出国后她才发现许多留学生读到博士、博士后,就业机会却非常少,职业空间很窄。所以读了一年微生物的她开始攻读化学工程的硕士学位,然而众人羡慕的工程师职位并不能把黄波的个性、综合能力及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把握和管理能力很好地反映出来。于是她选择了向更高的目标挑战,“我必须要不断更新,要有更大的提升”,黄波不停地鼓励自己。后来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读MBA,名师的言传身教,与来自全世界不同行业同学的朝夕相处,黄波不仅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历和阅历使她站在更高层次上看事情,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读书、学习是需要有动力的,一是需要外界市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另一个是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黄波说。
十年前美国有一个很明显的市场来驱动人们学习、择业的走向,而当时计划经济模式的中国,还停留在计划分配的阶段。到了21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面对生活节奏迅速加快的社会,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手段,灵活的方式来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众多商家瞄准了远程教育这块诱人的蛋糕。
1999年请了三个月的假,抱着看一看的心态回到中国的黄波,不由地发出感叹,“中国的变化太大了。”做过电子商务,研究过商业模式的她,迅速发觉远程教育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不久就挑起了中华学习网CEO的重任。
“时间越长,我就越体会到从事远程教育服务的无穷乐趣,越来越喜爱这份事业”。黄波坦言,三个月的假期被无限期延续下去。
翻开黄波的影集,四五年前的她时尚摩登,青春亮丽,相比之下,今天的黄波则更多一些职业女性的成熟韵味。黄波说: “这几年变得越来越踏实了”。这恰与她经常在员工面前讲的“我们既然是一个做教育的公司,必须是一个务实的创新的公司,必须有一个踏实、务实的心态来做事情”找到了契合点。
与远程教育“一见钟情”
1989年出国的黄波,直到1996年并没想到回国,她说,当时的中国虽然变化很大,但不论人们的思维方式、做事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还没有完全打开,相比之下美国的机会要多很多。而等到她1999年回国时,中国市场化的走向已经特别明显,中国已经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
“我当时请了三个月的假,最初只是想回来看一看机会,结果三个月忙得不得了”,“我注意到像我们这样在国外做过,又有国内文化背景的人在国内的价值会比在国外要大的多,于是我选择了回来”。
刚回国时黄波在8848任高级副总裁忙着公司融资上市,恰巧中华学习网与人民大学刚刚签合同,黄波立刻被这个项目吸引了。“当时中国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与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差距,很多老教授的课堂教学理念与十年前变化不是很大,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广泛开展,中国在这方面可做的事非常多”。
同时从个人发展的角度,黄波认为终身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她常常对员工讲,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调整思路,不断提高技能,一刻都不能停滞。“一个人如果固化了一个状态,就很难发展”。黄波笑谈大学四年学的东西到现在唯一能记住的也就是些逻辑思维的思路和方式,一些专业知识都不记得了。“包括我MBA时学到的一些理念到今天一直都在更新”,黄波当时学的是金融和运营管理。而80年代时美国公司强调怎样降低成本;90年代强调怎么通过新的业务提升公司的成长;90年代末强调如何通过互联网来更有效改变传统企业现有的业务,使其更有效地进行。黄波在国外大公司工作过多年,她现在用的一些管理方式、方法,却只能用到在美国公司的10%。“一个几万人的大公司与一两百人的公司的企业运作模式、文化背景有很多不一样,你必须结合公司的人文、企业文化来做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地学习”。黄波说: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新模式、新东西出来,如果你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就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
对于学习,黄波认为别人的言传身教、自己的观察是一方面,另一个就是知识的传递。知识传递必须有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有的人可以回学校继续深造,但对于没时间回学校学习的人,必须有很方便的时间,很灵活的手段来系统学习,远程教育就变成一个比较好的手段。“远程教育能很快通过技术手段、管理的标准、教育理念模式的转化,很有效地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学习的灵活、方便、随时随地的优势。对传统教育是真正的一种革新。”黄波满怀信心地说。
在美国管理咨询公司工作时,黄波主要研究互联网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推出一些新的业务模式。她曾帮助全球最大的出版公司麦格罗·希尔解决怎么利用教育资源来做网络教育,研究过BTOB模式、BTOC等模式。她发现教育与其它行业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一个电子商务客户可能花十块钱买些东西就走了,也可能就来看一看;而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如果一个学生接受网络教育的方式后,他终身学习的需求是可以通过网络教育手段引入的”。同时,与电子商务相比远程教育少了诸如信用卡、物流等很多中间环节。黄波认为网络教育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和需求的稳定的商业模式,其服务模式、规模效益非常清楚。
务实的教育服务公司
实践证明,黄波的选择是正确的。1999年启动网上人大时,很多人还担心学生对网络教育的接受程度会有限,开学六个月时中华学习网做了一次调研,发现90%学生都有上网条件,学生很快就接受了这种方式方法。截止到2002年12月,网上人大的注册学生人数已达31000人,在职员工152人,全年选课量为135415门次,网上运行的课程达80门,全年回复各种咨询72176人次。网上人大的成功运作,吸引了众多高校的眼球,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等分别与中华学习网开展全方位合作,67所网络大学中,有19所大学使用其课件,11所大学运用其课件开发工具,为9所大学提供整体网络教育解决方案。中华学习网正在网络教育中扮演着内置芯片的重要角色。
“其实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对于所取得的成绩,黄波脸上丝毫没有得意神情。她说,从市场占有率看,目前高校这部分我们是较大的远程教育服务公司之一,但1999年时我们并没有看得更宽更远,主要是做高等教育这部分。过了四五年,我们的理念开始逐渐成熟,目标锁定在全民终身教育服务的平台。我们要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是指技术的平台,它含有远程教育宏观服务中的所有内容,包括招生、市场、技术,教学服务等,可以使高校的网院、一个企业、中小学从传统教育的模式变成全国各地普及的远程教育模式,我们将逐渐完善这个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
黄波意识到中国市场化的运作后,尤其上海、北京、深圳,越来越多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对不同人技能的要求越来越专业化。同时各部委、行业协会掌握的每年大量证书上岗证的培训要求,都需要普及性的教育,这些通过教室内的传统教育是很难达到的。“这部分业务将成为我们今后很强的经济增长点,这么大一个市场需要逐渐踏踏实实做起来”。
“以学生为中心”一直是中华学习网的宗旨。随着学员的增加,到今年年底中华学习网的合作院校将有6万以上注册学生,再过5年将发展到20万,因此如何为这些学生提供增值服务将是中华学习网非常关注的方面。黄波描述道,将来我们可以给学生发一些短信服务,把一些重要章节的重要内容,浓缩成一段,那样学生即使坐在大巴上也可以学到应学的知识。同样在网站的学习园区内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考试服务,学生在上面可以学习全球有名的培训机构的英语、自考课程、民办高校的课程,甚至可以在上面读美国的MBA。黄波说: “我们的目的就是提供更多资源,让现在的学生或将来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更方便地体会远程教育的优势。”
中华学习网运作了这么长时间,黄波说: “公司要真正做大还需要几年,五所学校的地基打下来了,网络教育、教育产业化的机会才刚刚萌芽,真正的机会还没到来,作为一个做教育服务的公司,要有一个长期的眼光,必须有一个踏实、务实的心态来做事情”。
马尾辫、紧身衣与旱冰鞋
中华学习网公关经理张筱达谈起黄波时说: “公司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黄总却总是那样精力充沛”。听到这话,黄波笑笑说: “我已经连续几天晚上都十二点以后才回家了,今天是周四,就盼着到了周末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去爬爬山,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周一再精神饱满地回来”,黄波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疲惫。
黄波说: “做一个公司,每天都会碰到人事、资金、市场的挑战。”众所周知,企业与学校在体制上本身存在很多不同点,企业是做服务的实体,学校是做教育的实体,学校提供最好的优秀资源,而企业是围绕这些资源如何把最优的服务带给学生,最后把双方目标挂在一起。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企业也需要有经济效益,“这个过程是逐渐摸索的,过去四年里也在不断调整自己,怎么面对这些问题,处理一些微妙的关系,不真正经历过,是很难成长起来的。”
黄波再一次强调,做教育不是纯粹商业化的公司,其中政策因素、体制因素、法律结构与纯粹商业化公司都不同。不能追求短期的利润,如何平衡各方面关系,这些都需要不断的摸索。
“做公司总会遇到许多难题,这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出现问题就要一步步去解决。”黄波说她做事时,首先给自己设立一个很稳定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是要挣多少钱、达到什么位置,只要自己感兴趣、觉得有意义的事儿,我就会投入很多热情去做”,“当你战胜面前的困难,向目标一步步迈进,就会感到非常愉快。这好比爬山,尽管爬的过程中,路漫漫且荆棘丛生,但一旦爬到山顶,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心境是什么事情也无法比拟的”。
谈起在中国和美国公司的感觉,黄波说: “要从纯粹收入的角度,国内无法跟国外相比。但从怎样把一个企业从非常小发展到非常大,真正创造一种东西,以及每年承受50%以上的成长压力,在中国遇到的挑战是巨大的,但它所带来的乐趣也是无穷的。”尽管黄波工作很忙,她还是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到世界各地旅游,相比澳大利亚一望无际的海滩,她更喜欢充满人文情怀的欧洲;无论是西班牙、法国还是奥地利,在那些充盈着音乐、绘画的艺术之都,每一处历史的遗迹都会令她怅然,每一个造型独特的咖啡馆都会令她流连忘返。
平时一有时间,黄波就会从国贸出发一路轮滑到天安门广场,“一个来回差不多1小时”,黄波露出了有点调皮的笑容。这大概就是扎着马尾辫,穿着紧身衣踩着旱冰鞋的另一个黄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