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原私立孝感英才外国语学校由于资不抵债和其它种种弊端,不能为继。孝感市委、市政府为了维护千名学生家长的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将其依法更名为孝感市英才外国语学校,按照国有民营的模式运作,由孝感市文昌中学承办,探索以“名校”带动“民校”的路子,实践了“十六大”报告中“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精神。
坚持管理制度创新,积极实现“三贴近”
原私立英才学校办学失败的原因是不谙教育规律的运行,导致学校形成了“三不贴近”的管理局面。
其一是英才学校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够贴近。表现在参与校际教科研活动较少,获悉教改信息滞后,优化办学环境不够,影响学校改革开放的形象。
其二是原英才学校教师与学生不够贴近。教师害怕学生提意见被炒鱿鱼,不敢积极主动管理学生,学校更没有激励教师深入细致做学生思想工作的管理机制,严重影响学校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和学校的社会形象。
其三是原英才学校的管理人员与师生员工不够贴近。原英才学校实行董事长负责制,缺乏民主气氛,鲜有深层次思想沟通,难以调动教师员工的潜能,严重影响学校管理育人的效益。
接手学校改革工作以后,在“十六大”会议精神指导下,学校坚持管理制度创新,扭转了原来办学中存在的弊病。
首先,进一步完善了文昌———英才学校交流、互动的管理工作模式。教师结对子,每半月开展一次有关学科研讨;班级手拉手,每周都有学生的联谊活动;管理人员实行相同岗位互动,及时交流信息;凡是文昌中学参加的校际教研活动,都让英才学校派员参加,还组织英才学校教师分别到兄弟学校听课、观摩、请教,这些举措,扭转了学校与社会不够贴近的局面。
其次,经过广泛调查、谈心、征求意见,创新了岗位工资制度,所有工作人员的报酬都与岗位工作绩效挂钩,对教职工管理学生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定期考核评定,从而改善了教职工不敢管理学生,不愿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局面。
再次,学校制订了管理人员“五深入”的工作制度,管理人员按照统一的工作要求,深入班级看新闻节目,同时了解班级情况,强化班级管理;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评课指点,鼓励教师当名师,强化教学管理;深化了思想工作;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英才学校工作面貌为之一新,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一片赞扬声!
坚持教育实践创新,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才学校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赢得未来的教育竞争,必须坚持校训创新,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开展全新的育人实践,拓宽学生发展、成才的空间。
创新学校校训。校训反映一所学校校风的灵魂,引导学校育人的实践。我们按照“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经过反复讨论,将“厚德·求真”确定为英才学校的校训。厚德既有人文精神,也有精神文明,更符合以德治国的方针。求真是科学精神的体现,符合科教兴国战略的精神,求真也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的体现。
创新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育人的成效。针对英才学校学生基础差、独立性强、全日制寄宿的实际,按照“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确立了“编小班、聘名师、提高质量,培优生、辅差生、养育专长”的教学策略,精心制订育人方案,具体做到“五定”,定计划、定时间、定教师、定学生、定标准。
创新学校管理方针。学校按照管理育人的原则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确立了“四关”的管理方针。即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学生成人,关注学生成才,关怀学生发展。政教处专门为每一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建立了档案,家长看了之后,都纷纷表示:“学生放在这样的学校,我们心里踏实。”来校考察的领导、专家、同行,对此项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由于坚持创新,学校各项工作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孝感市英才外国语学校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明媚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