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崭新思维理念。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只有发展教育,才能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未来20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各类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教育发展目标任务艰巨。作为国家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教育,在其中同公办教育一样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20多年,尤其是“九五”以来,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得到持续稳步快速发展,当前发展势头很好。2003年全国民办学校数达到7.02万所,比1996年增长1.4倍;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416万人,比1996年增长3.3倍。其中,民办普通高校173所、在校生81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数的11.2%和7.3%;民办普通高中2679所、在校生141.4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中数的17%和7.2%;民办普通初中3651所、在校生256.6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初中数的5.7%和3.9%;民办普通小学5676所、在校生274.9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小学数的1.3%和2.4%;民办幼儿园55536所、在校生480.2万人,分别占全国幼儿园数的47.7%和24%。
这些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历经了起步初创、规模发展、硬件竞争和品质逐步提升的过程,民办教育事业规模初具。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施行,民办教育的发展真正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民办学校的竞争开始走向质量和品牌的教育内涵竞争,这当是一种回归、是一种必然。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呼唤科学的发展观。以新的发展观为指导,民办学校的竞争是教育质量的竞争,而不是校园面积和教学大楼的竞争;是教育特色的竞争,而不是特殊社会关系的竞争;是实惠优质教育服务的竞争,而不是市场包装和空洞的口号的竞争;是开放办学、和谐共存的竞争,而不是地方封闭、互相挤压的竞争。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谁能在教育质量、教育特色和教育服务上率先实现“以人为本”的创新和突破,谁就能够在日后发展中赢得市场、赢得信赖、赢得百姓,从而赢得各种社会资源和长远持久的发展。
“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是龙源学校在办学中用心践行的一种朴素而实惠的教育理念,短短三年办学时间能够取得嘉绩,得到社会的认可,我想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现代、领先、一流”的校舍环境,而应归因于他们着力营造的“现代、领先、一流”的师生心理环境。在全国7万多所民办学校中,像龙源学校这样的成功者还有一大批,成功的秘诀不尽完全相同,但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在质量或特色上率先迈出了一步。但是,从未来发展看,即使是“特色”最终也还要回到质量上来,质量仍然是民办教育发展的核心。
诚然,由于民办教育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在逝去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民办教育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都存在种种不利,许多学校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因此,对于许多民办学校而言,过去首先追求的是生存下来,甚至是一直在“为生存而抗争”,在这种情况下,追求质量的难度是超常的。应该看到,今天还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的民办学校都属于具有较强生命力者。在我国民办教育法制环境初步构建的今天,所有民办学校应当从自身发展过程中总结经验,从成功者身上吸取营养,从失败者身上吸取教训,共同铸造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新的高地。
民办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要求学校举办者尊重学校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同样民办教育也要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要求学校举办者懂得经营、懂得市场,但无论教育规律还是经济规律、市场规则,都要求“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人民币为本”。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每一所学校都是育人的百年工程,学校举办者时时应当“心系人民”,而不是“心系人民币”。只有这样,民办学校才可能会有质量的提升,才可能成为培养人的“百年老店”,才无愧于民办教育“公益性事业”的属性,才可能让民办学校发展的成果惠及各阶层、惠及全体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