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 │ 资源中心远教厂商培训考察网上书城杂志订阅市场研究行业媒体国际远教
论坛远教沙龙群 英 会案例分析名家评论人物专访专家专栏2006 历届大会:05' 04' 03'网友投稿
姓名:余胜泉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职位: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博士,副教授
Email:
发表论文
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上)
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下)
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
直面教育管理:发挥基础数据库核心作用
校园路由器:奢侈品,必需品?
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农村远教工程需重新定位
   

 

 

 专家专栏 名家评论


 
农村远教工程需重新定位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5.2

    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初步示范试点到大规模普及推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强调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应用推进;同时,农村远教工程项目单纯以技术为主导设计的三种模式,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新问题,很值得深入思考。

  实际:农村与农村教育

  我们应该思考农村的内涵。农村涵盖的范围绝对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而应该是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在某种意义上的代称。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无法忽视这两类群体:一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的子女,二是集中在某些区域的农民身份的产业工人。前者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义务教育,后者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继续教育,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两类群体,在某种意义上接受了城市的洗礼,具有更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更容易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更应该成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主体对象之一,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不能遗忘他们,在此工程中,应该有系列政策,推动和保障他们进入的城市的政府,实现对上述两类人群的教育工程。

  目前农村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单一,沿袭城市的教育体制;农村基础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缺乏与农村社会的血肉联系。

  首先,农村学校的教育内容模仿城市的升学教育内容,脱离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培养学生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升学之路,造成大量的无一技之长的初、高中毕业生待业;而乡镇企业以及城市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产业却缺乏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人。不符合实际的教育结果,形成教育的相对过剩。

  其次,职业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割裂,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学时设置等教育体系僵化,不能因地制宜地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也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发展。

  第三,农村的办学形式由乡、村政府包揽办学,缺乏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阻断了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资源的源头之水。

  第四,教育部门作为农村文化和知识传播的组织者,孤立于农村发展的潮流之外,没有形成积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急需建立让农村知识分子有效服务于农村发展的平台。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搭建了一个由城市向农村输送知识和信息的通道,打破了农村向城市输送资源和人才的逆向输血的局面,这无疑是历史性的进步。但面对以上所说的实际情况,应该输送什么样的信息?输送什么样的知识?有没有制度或机构来保证输送的信息和知识的有效性?保障这种输送是持续的、而不是阶段性的?如何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对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作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则又是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面临的实际。我认为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方向在于通过政策和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推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农村高等教育从目标、内容、形式、结构和布局等各方面的彻底改革,建立根植于农村发展实际,同时又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能够和谐互动、统筹发展的新型农村教育体系和社会教育制度。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应该成为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推手。

  定位:重复还是互补

  我们还必须思考农村远程教育与现行农村基础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定位?是重复还是互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如何与现行农村教育体系相融合,是远程教育工程后期实施中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是不是要通过农村远程教育来替代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是不是要将其纳入到学历教育体系中?

  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大量地参加到学校的集体学习中去,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熏陶,而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完全使用网络或光盘学习。农村远程教育要发展自己新的东西,和传统教育形成互补才是发展的方向,作为教辅的形式具有一定现实价值,但不是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的主要是一些城市学校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以及提供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高考题、会考题、中考题、单元练习和各种模拟题。这些内容使得落后的农村地区能够接收国家级优秀学校的教学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但也存在一些焦点问题:由于新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加之城市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与农村学生有很大差别,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不一定适合农村学校的需要。使用这些教学内容时,经常与农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冲突,与常规的课堂教学重叠。因此很多学校将设备闲置或者浪费而不应用。

  不可否认,农村教育有自己的特殊需要,农村与小城镇的开发需要适应农村生存环境的特殊人才。生活在城市里所必须的技能,在农村可能一无用处;而在农村生存的技能与法则,城市教育又无法提供。农村远程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要避免这一冲突和矛盾,远教的内容就必须要有特色,有所侧重。对于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对农村有一定师资力量的课程科目,建议主要提供教师辅助教学的内容为主,在现行教育体系内起辅助作用、补充作用,主要致力于提升现有教学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农村师资力量普遍缺乏的科目,比如信息技术和英语,则应主要是授课性质的资源为主。另外,农村远程教育还要在提升本地师资力量、师资水平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要有丰富、优质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远程教育,在农村职业技能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应该起着主渠道的作用;而在九年义务基础教育中,则应起着辅助性作用。

  模式:技术还是应用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在实施中主要推进如下三种模式的建设:(1)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点各年级的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2)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3)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教学光盘。除具备上述两种模式全部功能外,还能为学生提供初步的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

  这三种模式是典型的简单技术思维的模式,以为设备到了,应用自然而然就可以推进,效益会自然而然出现。其实实际情况远非如此,推动应用设计、基础设施、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运营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只关注某一个环节容易造成基层实施单位只做应付检查的表面功夫。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是有足够多的教训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同高等教育中的网络教育性质一样,最终要从技术层面向教育层面回归,我们应该根据农村教育面临的典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阻碍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突破点,建立面向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让技术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舍本逐末、不切实际地让教育问题来适应技术的要求。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简单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它涉及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项目实施一定要采用系统的思路与观点来指导,在搭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应该重点关注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使其能够立足于农村的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市场体系的形成。

  为此,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中的人才培养,一定要优先考虑能在农村扎根的人才培养,不要成为城市劳动力输送的基地。而要想留住人才,更在于远程教育服务市场体系的建设,要在政府的监督和引导下建立健康的远程教育市场服务体系,使得这些受训的人才能够在这个市场体系中扎根下来,在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同时,获取合理的经济回报。要通过健全的市场体系吸引城市网校的优质资源持续健康地进入农村,开启城市资源向农村资源持续输送的管道,而不是相反。我们不要惧怕市场,市场的力量是持续的,是最合理、最公平的,政府的角色在于维护市场的公平,培育和启动市场,而不是参与市场竞争。政府的项目资金可以采取市场竞争的方式配置,而不是行政命令的配置。

  在相当多的国家项目中,都只重视一次性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运营体系的建成,因此造成大量设施、设备闲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浪费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中,我们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

  转型:从提供资料到提供服务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要想保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从以辅助知识传递和灌输为主的资料服务转型为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提供适合农村教育发展实际的教学指导服务。不要与传统学校教育强项竞争,要和传统教育形成互补、要提供传统教育所不能提供或者难于提供的服务。实施过程中要响应新课程以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号召,配合新课程改革综合实践必修课程的开设,多开展一些适合农村社会实际的网络探究与协作研究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应的知识、掌握研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同时形成实践技能。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要在丰富的、经过良好教学设计的多媒体内容的基础上,既要着眼于服务于课堂教学,也要服务于课外学习,同时还要服务于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

  服务于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校正规的课堂教学提供资源支持,而不是试图取代课堂教学,要通过紧紧围绕学科知识的多媒体专题资源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实施探究式的学习。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知识传递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远教服务机构联系面广、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构建方便实用、有趣味的网络环境。

  服务于课外学习就是要联合一些能够深入农村实践的机构(如农业科技站、农科所、农业大学等)设计贴近农村学生生活、贴近学科知识的情景性问题,以及提供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多媒体资源,形成特定的研究专题。

  服务于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要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农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农业技术教育、市场信息传播、先进文化渗透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适合农民理解力、农民喜闻乐见、适合农村环境生存的技能、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资源内容的设计和开发。比如外出务工人员迫切需要各地的务工需求信息、各工业基地产业的基本情况介绍、在城市生活工作的基本社会与法律常识、各工种基本技能培训等基础性的培训课程。

  农村远程教育内容的转变,关键在于内容的来源渠道要变,主要的教育资源应来自于农村实践一线,来自于深入农村实践的学术团体,要扶持和提拔具有农村教育实践经验的人才,要让农村的教育人员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打破项目完全被城市人员垄断的局面,要让来自于农村的人才,以农村为实践和项目实施基地,开展远程教育,尤其是参与资源内容的制作和采集。

  运行:评估·机制·资金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个投资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几十亿国家财政资金,如何保证这些资金真正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会被挪用挤占?如何保证项目所投入的资金,能够实实在在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会被无谓的浪费?其中独立于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资金审计机构、项目效益的评估机构是最为关键的。独立的项目资金审计要全程跟踪项目实施全过程,并及时向大众披露项目资金使用的详细信息,接受群众的监督。审计和评估的核心在于独立,审计和评估小组要与项目实施单位人员独立(以省为单位实施的项目,要派外省人员审计),资金独立(审计和评估费用不能从项目实施单位支付),活动独立(不得接受项目实施单位的接待),明确审计单位对审计和评估结果负有责任,从而保证他们的工作尽心尽责。

  不仅要对项目资金使用规范性进行监督,还应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监督,要保证投入巨资建设的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真正运转起来,不要成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不要只管基础设施的配备,更重要的是要推进教学应用。现阶段应用效益的问题更应该成为工作核心。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带有很强的专业色彩和公益色彩,需要政府官员、教育专家、技术专家、农村问题专家、扶贫专家、农民等多方面的人参与,需要多方面紧密协调配合。因此项目实施不宜由政府采用行政的方式包揽实施,实施的主体应该多元化。在政府做好规划和评估标准的基础上,项目实施应该面向社会上非政府的公益性组织、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学术研究组织、各种公益性社会团体以及青年志愿者组织,要发动全社会来参与。当然,多方参与也会带来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多方互相制衡的项目实施体系,而不是回到传统的一刀切的计划指令的管理模式。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通过大规模的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搭好卫星、网络、计算机等基础设施,如何运营起来使之良性发展,如何与基层的教育服务机构共赢,是今后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国家应该理顺机制,加强各个系统的合作,通过各种优惠的市场手段,将基础设施向各种基础教育的网校、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网联、中央电大的“一村一个大学生”、农林院校农科教网联、卫生系统的继续教育机构等运营服务机构开放,允许和鼓励他们通过这个平台提供服务。但政府应做好监管和价格限制,保证微利性质以公益服务为主。扶持本地的远程教育服务代理机构的发展,通过市场的手段推进职业技能继续教育、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计划生育、科技推广等农村工作的开展。

  农村远程教育能否正常运转、持续发挥作用,投入巨资建设的基础设施能够不被浪费并切实发挥作用和效益,持续性的经费保障至为关键。农村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有限,大部分地区是财政吃饭,连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保障,如果上级政府只是一味强求地方政府配套,那无异于逼迫地方政府作假。很多地方在税费改革之前,启动信息技术教育硬件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托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按政策标准规定收取的上机费。而税费改革以后,以上渠道全部切断,新的建设无任何经费来源保证,很多已建的设备运转无任何经济支撑,已经无法正常运行。农村远程教育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要落实可靠的资金渠道,保证有可靠的经费来源,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国家在项目设计和规划阶段,就应该考虑今后维护、运营、管理、维修等持续投入的经费,并设计好良性运转的机制。在项目实施期之内,要有常规性经费支持,项目实施结束后,要作为国家对农村教育支持常规性投入的一部分。

  二是必须明确农村远程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农村远程教育所需经费应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一样纳入县以上各级政府财政专项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增加。

  三是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中央、省、市、县各级对农村远程教育的投入。只有经费总体投入增加了,才是解决经费不足的治本之策。

  四是在既定的经费额度下,不能将全部经费都用于硬件建设,要有一定比例的资源内容、教师培训、应用效果奖励的经费,要以应用效益为核心来推动工作,而不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来推动工作。

  五是项目建设的资金,要在最大可能的情况下流向农村地区,要向农村地区输血,而不是在城市系统内循环。比如项目实施的工程人员、内容资源开发等,就应该主要依托农村人员。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90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