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突破
我国远程教育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是萌芽和准备期,主要标志为1902年蔡元培创办中国教育会开启函授教育和1914年商务印书馆创设函授学社;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创建、起步和中断期,主要标志为50年代初创建函授高等教育和60年代初创建城市电视大学;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是恢复、繁荣和调整期,主要标志为邓小平倡导广播电视教育和卫星电视教
育以及国家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迄今是战略革新和起飞期,主要标志是基于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通信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两大工程的全面启动和快速发展。这个第四期可以简称网络远程教育时期,也已经历了初创期的快速扩张与繁荣以及转型期的规范发展与调整。
远程教育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网络教育在我国经过重新定位、校企整合、竞争协作,正在从春秋走向战国时代,从早春走进初夏。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远程教育正迎来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我们期盼,经过转型期的考验,我国远程教育能够顺利实现突破和创新,实现下一个战略机遇期的发展与辉煌。
突破与创新,是实现战略发展并再创辉煌的前提条件。突破,是对传统教育一统天下的习惯势力、对远程教育工作者自身认识误区和狭隘经验、对远程教育普遍规律与国际经验的无知或简单模仿等的反思、挑战和批判;创新,则是在对远程教育普遍规律的认知和我国远程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实现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教学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2005 年的“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开幕式上指出的: 现代远程教育如何延伸和拓展,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现代远程教育如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是“网络推动教育变革”的两个重要话题。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已经并将继续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技术模式、教学及管理模式、资源共建共享、校外支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及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等方面进行开拓和创新,做出自身的贡献。
远程教育亟待实现六个方面的突破:
理 念
突破认识误区,实现观念更新与理论创新。在我国和国际远程教育界存在着许多认识误区: 如德国学者伯纳特指出的网络学习的三个误区,我国学者张伟远指出的“网络传递普通高校的面授课程就是远程教育”的误区等。这些认识误区造成了承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远程教育工作者迷茫、远程学习者失望、远程教育事业无法摆脱边缘化地位无法实现历史赋予的使命。我国远程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努力承受着来自传统教育一统天下的习惯理念和势力的巨大压力和阻力,使得从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到网络远程教育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现象,即因为惧怕和不甘心边缘化而不同程度地被传统教育同化,从而出现从远程教育的蜕化或退化。殊不知正是这种丧失自我的蜕化才使远程教育摆脱不掉其边缘化地位。
为了真正实现远程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自身价值,必须研究并遵从远程教育的独特规律、优势和特长,发展其超越传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如开放灵活、规模效益和对全民终身学习的适应性等。理论研究不是奢侈品,而是基本功。可喜的是,进入网络时代以来,远程教育理论研究及教学成果大批涌现。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多个远程教育项目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远程教育作为教育学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的地位在国际已经确立,在我国也终将获得解决。远程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才是实现观念革新和理论创新、从而实现整个远程教育事业腾飞的最终力量和根本保证。
法 治
突破试点中大起大落或过热过冷的发展模式,实现制度创新,这既是实现远程教育正确定位的保证,也是促进远程教育可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的法治基础。2005年春天“两会”期间,已有多份发展远程教育的政协提案出台。10月,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被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加快立法,在制订《终身学习法》时应确保有发展远程教育的内容条款。
同时,应制订《网络远程教育促进法》、《远程教育认证与评估条例》等单行法规。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应明确远程教育的定位,即各种远程教育和培训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及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发展远程教育的体制与机制、政策与举措,远程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以及远程学习者的职责和权益保护机制等。如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法指导管理和组织认证评估;远程教育与培训机构可以依法规范发展和实现行业自律,远程学习者则可以依法遵从有关法规、同时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定 位
突破传统精英教育与 应试教育唯我独尊的理念,确立大众化高等教育与全民终身学习的宗旨取向,坚定对远程教育的对象、目标、内容、模式、价值观和质量观等进行改革创新。进入本世纪初,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5%以上。在实现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道路上,各类远程教育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精英教育仍将长期存在,而应试教育的传统也很难在近期解决。国际社会已经形成共识,即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专业(学术)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都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应该并行协调发展。正如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的: 现代远程教育的价值,只有在普通国民心目中不再主要依附传统学历教育、应试教育,才能真正如鱼得水,获得正常的发展环境。
事实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有了较明确的定位: 开展成人在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以及注重四个面向等。同时,我国直接面对市场和产业界的行业系统与企业网络培训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在远程教育规律和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不少成果,值得开展高等学历教育的高校网院借鉴。无论是电大、网院还是自学考试,与国内各部委行业系统及境外机构合作开展知识更新的继续教育、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其它各类非学历教育,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机 制
突破片面追求高额利润的商业化倾向,面向市场实现校企合作、产业运行和公开预决算等规范化的办学机制创新。进入网络时代后,在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私立网络远程教育院校和机构。在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办学主体依然是各级政府主办的公立院校,即使有公司企业参股或组成合资公司的也都是以高校为主体。网络远程教育应以教育教学质量及优质服务为主旨,而不可以商业盈利为宗旨。对网络远程教育的主办院校及其学习中心应实施预决算公开和审计等规范化管理,以保证远程教育资源开发与发送的标准以及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从而保障远程学习者的合法权益。
技 术
突破东西部数字鸿沟,实现关键技术及其有效应用的开拓创新。我国是世界上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有较发达的卫星技术和世界规模第一的无线通信市场,这为网络远程教育的新飞跃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网络技术已经成熟,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网络教育主要已经不再是技术障碍问题,而是关键技术及相关标准的推广应用和有效管理问题。这个结论对我国东部地区是适当的。
但是,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与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依然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我国今年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百亿,主要集中在东部。而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及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依然是发展网络教育的主要障碍,我国现有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与布局依然有待解决。要倡导应用适用技术,实行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有效结合,通过协作与联合实现中西部优质资源的共享。2003年启动的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我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试点工作,在2005年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2005年,教育部还正式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依靠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制订《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相关培训大纲、教材和考试大纲,依托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及全国自学考试系统组织实施培训和考核,提高全国一千万中小学教师开展远程教育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能力。2005年11月开通的“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学习网”是同类努力中的又一个项目。
实 践
突破远程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认识误区和狭隘经验,勇于进行实践探索和开拓创新,创造既体现远程教育普遍规律又符合我国远程教育本土实践经验的特色模式。对远程教育普遍规律与国际经验的无知或简单模仿都是不可取的。在实践探索和开拓创新中,要注重解决好高质量、高标准与规范化、高效益、开放性、多样化的矛盾。
无论是远程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发送以及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还是远程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及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的建设,都要勇于模式创新,既面向世界又植根本土,实现普遍规律与中国特色的结合,形成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模式,为国际远程教育界做出我们的独特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