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开拓育人新领域 弘扬时代主旋律
远程开放教育能让人人享有优质教育吗?
上海:1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助推科教兴市
远程网络教育:新的办学思路与模式
网络学院:转型期期待认同
太原电大:开放式远程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新 闻 >>
  行业动态 行业观察 会议信息 海外传真


教育强国
2003年8月4日
[摘要] 2003年2月13日,我国第一部关于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专著——《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正式出版发行。恰逢人大、政协两会召开之际,正值新一届政府履新之时,报告一经发表,即引起巨大反响。
 

教育强国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座谈会

  2003年2月13日,我国第一部关于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专著——《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正式出版发行。恰逢人大、政协两会召开之际,正值新一届政府履新之时,报告一经发表,即引起巨大反响。不仅众多媒体迅速深入报道,而且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许多重要观点也引发社会公众对教育的热切关注。
  《报告》认为,今后20年,中国政府致力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一 个宏伟战略目标,就是创建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
  《报告》对我国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详尽而中肯的分析。《报告》认为,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就意味着: 全力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 全面扩大人民学习机会· 全面提高人民学习能力。《报告》还提出了未来50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
教育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也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期。教育将担负怎样的重任、采用何种发展方略?是教育界更是每一个关注国家命运的人们极其关心的。而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创建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这个宏伟战略目标中,远程教育又将发挥哪些重要作用?如何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与人力资源跨越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如何发挥优势和作用?现代远程教育在农业及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方面应如何发挥优势和作用?现代远程教育将面临什么样的发展机遇与机会?更是本刊特别关注的。
  本刊于3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座谈会。邀请了各界专家进行探讨,并详尽刊出座谈会上专家们的深入分析与精彩发言。出席座谈会的专家包括:

谈松华 《报告》课题研究主持人之一、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 英 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处长
孙绿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
严继昌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管理处处长
陈卫军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远程教育处处长
毕结礼 中国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秘书长
曾一春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
孙美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刘英华 东方集团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社长尹伟中主持了座谈会。


《报告》具有很高的思想至高点
    -----提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战略

  作为《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课题研究主持人之一,谈松华对课题研究的日日夜夜记忆犹新。在座谈会上他款款而谈:

《报告》具有很高的思想至高点
    -----提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战略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台的具体背景是,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的目标,究竟教育应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的要求?应该提一个什么样的适应中国现代化、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种教育战略?这个问题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十六大讨论过程中间就曾经提出过,她认为教育在十六大以后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战略设想。她希望组织一批专家,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至于21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些战略问题、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做一些研究,能够形成对决策有参考价值的、对社会有影响的研究报告。当时提出的课题就叫《中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报告。
  这个报告是陈至立同志提出建议,由教育部直接组织来进行的。所以这个报告还不是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一个官方的报告,是由教育部组织,由专家来写的这样性质的一个报告。也就是说,它不是文件,它不代表教育部官方意见,它是专家报告,不是政府报告。
  课题组的人员除了组织这次研究的副部长、办公厅的汉林同志,参与的人都是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但是它确实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咨询意见,因为它集中了全国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又是听取了教育部门和教育外部的很多的意见,所以应该说它有很高的决策咨询参考价值。它是由众多跨学科的专家共同研究协作提出的方案,它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很高的咨询参考价值,它很像由一“智囊团”站在最公允和最客观的角度提出的系统解决方案。
  这个报告起草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说它不是完全由教育系统内部的人讨论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参与这个报告起草的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还有上海教科院等等方面的教育机构,尤其是中科院和社科院的专家,他们从教育外部,当然也是相关方面的,比如说中科院研究可持续发展课题的、研究现代化问题的专家,社科院研究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的、社会学方面的专家来参与。所以应该说它是一个多学科的、多部门的、教育内部和外部的专家共同来进行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问题研究的报告。
  如果说《报告》的第一个特色是教育部组织的专家报告,那么第二个特色就是专家组成是多学科的,是有多部门的教育界内外的专家一起参与的一个报告。
  第三点,这个报告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从人力资源开发讨论到整个教育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不是仅仅从教育发展来谈的,它从整个国家人力资源开发这样大的问题来讨论教育问题。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或者说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中间一个最主要的部分,而教育的发展是为了促进开发中国人力资源,我想这个《报告》立意从提高民族的素质,提高我们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这样一个角度来讨论教育问题,具有很高的思想至高点。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人力资本理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提出来,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由于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家看到知识对一个国家发展的作用--从物质资本转向了知识资本。
  这样一个大的变化,是我们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很重要的背景,即认识到知识发展对国家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由于知识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那么知识发展的载体是人,如果人的素质不提高,整个社会知识水平也不能提高。所以知识发展战略必然会得出要开发人力资源,要发展教育,加快发展教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背景,这个背景把知识发展,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到特别重要的地位。再反思一下中国,如果从人力资源的数量来讲,是全世界最多、最丰富的。但是从人力资源的质量、素质来看,低素质的人口数量太大了。所以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能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这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整个现代化发展能不能成功还取决于这一条。也就是说,人口负担不能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话,其它问题都是不可能的,其它目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个《报告》经过半年时间的高度密集的研究工作,完成了一百万字的写作任务,很多研究人员节假日都不休息,昼夜奋战。希望《报告》能送到今年两会代表的手里边,让代表了解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为两会决策的时候,能够作为一个依据。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论文,首次创立了个人的收入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熟练的增长重要得多。他还特别呼吁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主张"把教育当作一种对人的投资,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作一种资本",因为"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更容易获得恰当的经济信息"。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利·贝克尔进一步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把它视为决定劳动收入的一般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卢卡斯和罗默将人力资源的理论引入新增长理论之中,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如同物质资源一样是生产要素,由于知识产品和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因而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对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可以持续提高一国的长期增长率,学术界称之为"新增长理论"。
                        (引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立国:未来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竞争
  主持人尹伟中(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社长): 一谈我们的国情就是人口多,底子薄,随着我们现代化的进程,这个问题将有所改观。但是到目前人口负担依然没有解决。现在农村劳动力纷纷奔向城市,用自己廉价的体力劳动换取一点可怜的酬金。但是人口的整体素质受制于很多因素,把人口变成人力资源,特别是广大的农村青年要完成这样一个转变或者提升他们自己生存的质量,确实难度非常大。《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有没有进一步提出什么具体的行动纲领或者实施计划?
  谈松华: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课题研究主持人之一)教育部正在制定2003年到2007年的新的行动计划,落实十六大以后本届政府对教育问题的实施计划。行动计划和这个报告是衔接的。这个报告本身不解决实施问题,它是解决一个大的宏观背景,解决对世界的展望,对中国未来的展望,解决对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的构想。当然里边也提了十项建议,十项建议好多是可以操作的,但是这些建议是不是马上就能采纳,那要看政府现在有没有力量。
  举一个例子,十项建议里边有一条很具体的,就是实行义务教育的全免费教育。这个建议我觉得有战略眼光,因为中国真要开发人力资源的话,政府必须拿出一笔钱,这笔钱就是要投向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义务教育。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没有这一点,人力资源开发就没有基础。国民素质必须建立在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基础上,不是少数人。全免费义务教育不仅不收杂费,不收书本费,而且提出来希望在农村贫困地区要建寄宿制学校,解决食宿解决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问题,这个建议很具体。实施的问题很多是政府要操作的问题,政府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开始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我估计会分步骤加以实施。
  主持人: 一谈人口问题总觉得是压在我们心头一个沉重的负担。形成这么一个报告,专家们付出了很多心血、智慧,这中间的过程肯定是非常曲折的。那么在讨论的过程当中,一些难点问题或者分歧比较大的、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谈松华: 在大的方面好像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分歧。具体提法上有人提出写"开发人力资源是第一要务",但第一要务中央已经讲了"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样有两个第一要务就不妥当,后来就没有用这样的提法。但是报告里边确实要贯穿和确立一个思想,就是要把中国的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看,这个思想从课题组内部没有争议。但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社会上,放到经济部门去,放到领导部门去会不会有争议?可能会有争议的。中国现在面对的最激烈竞争是人的竞争。加入WTO后,我们的有些优势在丧失,而一些劣势可能会暴露。因为现在知识密集发展经济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会更多更高,我们这方面就缺乏竞争优势。所以在这一点上要强调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另外,这个报告里引用了一段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写过的一篇文章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在投资方面,硬投资太多,软投资太少。(见38页资料)这个问题可能在社会上,在领导层面、其他部门中间会有争议。
  至于其他问题比如说对教育现状对人力资源现状的估计分析,会不会有分歧呢?应该说也会有分歧。《报告》在中国人力资源和教育现状分析的四句话挺尖锐的,"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体系不全","机制不活",都用"不"啊,这个话挺重的。现在教育部领导能接受这样一个分析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

 整合资源: 创造能沟通衔接的机制

  主持人: 刘处长刚刚出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处长,您的工作一定很忙,但仍然抽出时间参加我们这个座谈,可见您对这个事情非常关注,请谈谈您的感想。
  刘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处长): 看这本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前瞻性,而且非常全面。比如我们的师资严重不足,在《报告》里面有一个很精确的统计,大学和高中教师缺口是几百万,大学差一百万。还有一点指出我们政府和全社会对教育投入是不足的。
  非常明显,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这个大的框架中,继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位置应该说越来越重了。远程教育的确是我们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一个首选的学习方式,应该是第一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现在远程教育发展是一个最好的机遇。目前开放教育这一块是三支力量,第一支是67所普通高等学校远程教育试点,到现在为止估计有150多万注册的学生,将来会有更多的学校参与;第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体系在150多万注册学生当中占到110万;另外民办学校被批准学历教育的有一百多所、非学历教育三百多所,有一千多所是参加自学考试。最后每年还有1300到1400万学生注册参加自学考试,有一百多万拿到证书。
  但是我们仍然面临一个发展问题。
  第一个,要整合我们的教育资源。既要从教育内部整合,如上述三支力量的整合,还需要把现代远程教育引向行业,引向社会,引向学习型组织。高等学校内部也需要整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要成为一个公共的平台。非学历教育既要充分根据社会的需求提供各种好的高质量的研修班课程,又要跟行业中一些企业合作,提供岗位证书、职业证书、专业证书的培训课程。
  另外从教育制度上要创造一个能沟通衔接的机制。现在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还包括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成人普通高校里边有夜大、函授、脱产班,这几种教育当中还有网络教育,它们之间都互不沟通,互不承认。要建立沟通和衔接的机制。
  主持人: 有没有可能走向同类课程的互认?
  刘英: 这里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大家要标准一致,对课程的质量应该有一个认证,现在网络课程也在搞认证试点。如果建一个平台,使我们各个学校所有的课程能够放在这上面,将来能够使学生在一个平台里面选不同学校的课程,就能够互认。我们普通高校名牌学校在考试上都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要保持国家考试的权威性。我认为当前更重要是机制上的问题。网络教育发展的确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新的模式可能会涉及到办学的多元化,管理上的新的体制。
另一方面,现在加强建设一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建设上,低水平的重复不行,要共建共享,而且是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我提倡学校不要什么都自己弄,要做特色,其它买别人的。二要构建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教学服务。

世界历史上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

  19世纪后期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经先后出现了三次现代化后进国追赶先行国的代表范例。这些成功的经济追赶典型范例表明,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本的先行追赶,证明人力资本追赶是经济追赶的先导。
 ◎美国对英国的追赶
  根据麦迪森提供的数据,1820年,美国人均GDP相当于英国人均GDP的73.3%。到1900年,美国人均GDP相当于英国GDP的89.2%,到1913年,美国GDP已超过英国5.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从1870年到1913年,美国人均受教育年也由88.3%提高到91.2%。
 ◎日本对美国的追赶
  1950年,日本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19.6%。1953—1992年,日本GDP年平均增长率为6.5%,同期美国为3.0%。1992年,日本人均GDP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90.1%。它创造了从1820年到1992年,人均GDP提高28倍的世界记录(年平均增长率为1.95%)。
  同时,1913年日本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美国的68.2%,1950年就达到美国的80.8%,随后一直保持着这种水平。
 ◎韩国对西欧国家的追赶
  1973年,韩国人均GDP相当于西欧国家(12个国家)人均GDP的24.3%,1992年上升到57.5%。
  20世纪70年代,韩国在经济起飞后不久,开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迅速提高,大约每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 1975—198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0%提高到30%,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1985—199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又从30%提高到50%。中等教育入学率从60%左右提高到90%,大约用了15年(1980—1995)的时间。这表明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出现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
                       (引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远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大有可为

  主持人: 今天到会的大部分是与远程教育有关的专家,特别是严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远程教育您看了这本书以后,认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个命题的提出,对远程教育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严继昌(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管理处处长): 我看完后这本书心情很沉重的。因为里面有很多权威性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教育的现状,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大。
  现在全国有67所学校批准开展远程教育,按照现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远程教育真是大有可为。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形式,是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最好的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把教育送到各个地方去,在职不脱产,用业余时间提高全民素质;二是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课程定位可以是本科或研究生学分课程,欢迎不同学习背景的人来学习,是完全的学分制。我觉得这种方式是构建教育一体化体系的最好的方式。将来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把远程教育引到社区,引向行业内部或者企业内部,或者是一些学习型组织。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讲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社区,一个是学习型组织,这两个方面很重要。
  还有就是怎样把普通高校正在进行的网络学历教育和以提高技能和素质为主的职业证书、专业证书或者技能证书培训结合起来,让它变成一个。因为远程教育真正有意义的部分在于开展继续教育。在网络教育中实行三证制,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让它变成真正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主的学习,这里面关键是实行三证制。第一是构件终身的教育体系;第二是共享,如果三证制搞起来了以后,既是培训人才,又是学历教育,只有资源共享才行;第三个是成人教育系列里面。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有它鲜明的特点,主要是重素质和能力,因为参加学习的都是在职人员,都有工作单位和实践经验,学习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如果能把职业证书、技能证书和专业证书这一类的证书与学历教育证书结合起来,我认为将营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

注重基层: 为改变高等教育结构做出贡献

  主持人: 广播电视大学近年来确实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无论是质和量上的发展都是跨越式的。今天中央电大的孙校长也来了,请谈谈您的想法。
  孙绿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 看到这个报告,感觉说得非常实在,也很客观。
今年是小平同志批准成立电大25年周年。25年来,电大累计高等教育毕业生是306万人。这几年我们开始做开放教学,经过下去做评估、了解、座谈,学生和好多单位对这种教育形式非常认可。现在在校注册的有110万人。过去是基于广播电视,现在有计算机和网络还有卫星电视等多种媒体这样一个学习环境。
  高等教育过去是精英教育,现在走到大众化的阶段。电大重点做的是高等教育,但实际上从整个人口的素质结构来讲,低层次的人群更需要教育。我们的确应该尽可能把教育送到最基层送到农村去。但恰恰这些地区的基础大多还停留在急需发展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阶段,在农村我们实际上现在在做中专教育。
  我们培养了很多大学生,有几百万了,但是这些学生主要是在中心城市,实际上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一些国外的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却在国家高等教育结构的改变中做出很大的贡献,这个贡献最主要的就是基层和农村人员受教育。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工作。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投入与分层定位

  主持人: 教育部正在制定新的振兴教育行动计划,现在推出了这个专家报告,是不是意味着在制定教育决策的时候,新一届政府的关注点或着眼点已开始转向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问题,并将其作为核心问题提出来?
  谈松华: 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的,无疑包括农村。农村人口在整个中国人口中占的是绝大多数的比例,前两年还是70%,到目前为止还占了百分之六十二点几。农村人口这个资源是最大的人力资源,而且低素质人口多集中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成功不成功,充分不充分,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是否成功应该说是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志。
  曾一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 《报告》中提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这非常重要。有5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现在已出来1.2亿,以后几年大概会到2亿左右,还有3亿需要转移出来。
  我们农业广播学校以后也是想注重抓两块,一块是在农业岗位的农村劳动力,第二块是转移流动出来的1亿多或者两亿人。提高农民素质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就是建议国家在整个教育发展规划里面重视农村,要加大投入。现在农业部党组就比较重视,过去的农业工作主要是抓产量,抓粮棉油,把软件建设放在很次要,对农村人口农民教育重视不够。现在观念变了,农业部提出要构建新型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比如说绿证工程,大概有近300万人从绿色证书学院毕业;第二个是三个部委共同实施的新世纪青年农民骨干培训工程;还有创业培训,是培养农村企业家的培训工程;再有就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这几个工程构成新型的农民培训体系,农业部对此很重视。
  但是我更希望整个国家教育大的方针政策对农村人口的教育下更多笔墨,更加注意这个问题。我非常赞成刘处长的观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远程教育绝对是最有效的一个手段,这可以用我们22年多的办学实践来证明。
  毕结礼(中国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秘书长): 2001年我接受了一个国际课题,是经济发展与农村就业。我选了五个省,说句老实话看到的许多情况挺让人辛酸的。不要说现代化的远程教育,就是最初级的远程教育也达不到。国际扶贫组织前年在北京开会,我的一篇论文题目是“教育扶贫还是技能扶贫”, 农村脱贫致富,都涉及到一个就业问题,就地就业或出来就业最关键要解决技能问题。这个观点在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现在农村贫困人口连饭都吃不上,怎么叫他学到小学毕业大学毕业?
  教育需要分层定位。对于农村,当务之急是你先教给他技能,让他有饭吃,反过来再读书,知识提高了,反过来再提高技能,循环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一定要明确定位问题。我们搞社会化教育,搞精英教育,搞学习化社会,必须从手段上从内容上适合每个层次的人学习,这是我们经常忽略的。

大众化教育:我们面临什么问题?

  严继昌: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生源质量肯定要降下去,如果说中国有50%的年轻的同龄人接受高等教育,录取分数线肯定要降下去的,这是很自然的。不要动不动就说落榜生,落榜生这个概念我非常不赞成。因为高等教育太不发达,中国才有太多的落榜生。第二个,不同的人才培养质量的着眼点应该有所不同。
  谈松华: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的质量和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确实有一个质的变化。精英阶段培养社会精英,大众化阶段培养大众化的人,大学生毕业出去不一定只做技术工作或只做管理工作,他应该可以到各个岗位上。大众化阶段生源差别很大,出去从事的工作差别很大,观念肯定会有变化。在这个报告里提了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观点。
  陈卫军(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远程教育处处长): 我是搞职业技能鉴定的,从1992年开始我国开始把以前的工人考核制度向符合市场经济的职业技能鉴定过渡。1993年国家教委提出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我们去年搞了职业技能鉴定,并头一次把职业证书制度向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几年来发展非常快,2000年前每年增长10%,2000年以后变成20%左右。今年刚从山西统计的数据,参加鉴定人数661万,发展非常之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该说已经成为部分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谈松华: 国务院成立了学位办及学位委员会后,当时我们曾经提出建议国务院另外成立一个职业资格委员会及职业资格办公室。一种是学位制度一种是职业资格制度,两个应该并重。
  孙美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多年来,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关注是不够的。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个大工程,没有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肯定不成。而现在大家为什么把证书看得这么重呢,是由于国家定的政策。比如没有学历就没有高级职称,就当不了正处。所以国家政策要调整,继续教育要立法。

企业进入: 教育领域一支非常强劲的力量

  刘英华(东方集团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我国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各种力量尤其是资金的投入和新技术手段,企业在这个方面应该大有作为。由于中国的远程教育市场需求巨大,很多公司开始涌入这个领域,这对推进教育市场繁荣,对我国早日实现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应该是一支非常强劲的力量。
  “教育大餐”由谁买单呢,义务教育是由国家来买单,非义务教育由学员买单,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国情有很多学员是买不起这个单的,尤其是面向三农的教育培训,让农民支付费用更是困难。因此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就是要动员各种力量参与办学。企业和企业资金的进入,会把教育大餐做大,做出规模来。有规模成本就会降低,成本降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生交学费的费用降低。所以,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办学,尤其是企业的力量会有力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各行各业市场竞争都十分激烈的今天,介入教育或者进入教育市场,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作为从事远程教育技术服务和教学服务的企业,相信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卫星远教技术服务和技术保障的,现在与我们签约的高校有17所,其中15所是67所试点院校当中的。现在开课的院校有13所,2002年注册学历教育的学生有4万人,参加培训项目的大约有6万人。从公司整个发展势头来看,应该是很好的,合作的高校比较满意,综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上坡趋势。下一步我们打算,除了现有的业务以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对非学历教育市场的进入。企业进入教育市场,需要我们的社会,包括我们的行政管理部门,我们的高校,还有我们的新闻媒体给予关注,同时给予积极的支持。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教育市场,企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里有技术上的,经营上的,市场上的,也有政策上的。比如我们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进口了大量设备,搭建起了一个基于卫星网络的远程教育平台,但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设备的升级与更新速度也在加快,这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风险。政策上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还关心社会上对远程教育的反应,如远程教育的毕业生质量不好,社会不认可,不仅砸了教学高校的牌子,对企业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些实际情况确实在考验着每一个企业,并影响到企业的技术革新、资金投入以及人力资源的培养。
  《报告》里提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我觉得这是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结合远程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学历资源的开发,更重要的是人的实践能力的开发。过去企业招聘员工很重视学历,很多企业不要大专生,不是大学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就不要。但这两年就发现有的高学历的人不一定能用得上,社会现在开始注重能力,注重实践的能力。
各种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各教学单位之间相互封闭,教育设施、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以及各种职业证书、资格证书等培训事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只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政策,才能促进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搭建起互利共享的平台。
  《报告》提出的教育状况的四大问题里有一条是“供给不足”,我觉得目前特别是今后,在社会资金积极进入教育领域的情况下,供给不足的矛盾会得到一定的缓解,而机制的制约会越来越突出。机制不活是制约远程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如何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如何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选择。通过搭建各种远程教育平台,让原本没有学习环境条件的人接受远程教育,从中受益,是我们国家应急迫解决的问题。关于对远程教育的质和量的把握是个度的问题。要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待量变对质变的影响,同时要跳出传统的或固有的“质”的概念,要借助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大力发展和推进全民的素质教育。

策划 何乐、李桂云 专题摄影 高天

相关评论
以下所有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保留删除攻击具体个人与单位的留言的权力。
 
目前没有评论。欢迎发表个人观点!
帖  第 / 页  
 
 发表评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本站保留删除攻击具体个人与单位的留言的权力。
 
作 者:
 
邮 箱: (不公开显示)
 
内 容:(内容要少于500个字符) 目前字符: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路88号现代城A座2604 邮编:100022 
电话:010-85806056\85804383 传真:010-8580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