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联科技产品报告&台湾网络大学经营经验分享 |
时间:2006-10-23 16:11:47 来源:中国网络教育 编辑:杨珞 摄影:潘陆洋 |
|
台湾旭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财铭先生在做演讲
张财铭: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跟这么多学者、朋友在这里做报告,接下来我把台湾四五年网络高等教育区隔里面的经验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在分享之前我有一个感触,我们非常非常羡慕国内大学网络的开放。所有来参加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他感觉到他学习的效果优于实体,其实我们的规模不大,但是希望通过混成的模式,能够让我们教育的手段更加好,为了介绍这些经验,我们也非常荣幸请到台湾中山大学的陈教授给我们做一个分享,他是我们台湾e—learning前辈的前辈,e—learning的高等教育的理论都是他提出来的,下面先跟陈老师做一个问好。 陈老师:尊敬的各位小姐、各位先生、朋友们,大家好。 张财铭:在台湾的中文大学已经办了超过六年的学分班,接下来,我们把时间留给陈老师。 陈老师: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从97年开始做网络硕士学分班,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学分可以得到承认,后来在05年的时候,已经有二分之一了;我们有三个学校可以有网络的学位班,最主要是我们通过网络学位班,希望打造所谓的混成的环境,混成的环境是希望我们所提供的教育是传统的教室结合网络教室进行教学,跟所有的学生进行互动,这里只有声音的同步,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属于语音跟教材的同步,如果要达到一个比较弹性,而且比较能够有互动的效果,就需要有网络的同步教室。我们从97年做到现在,我们开出的每一门课都在网络同步教室里进行学习,现在看到的是我用网络同步教室跟各位展示。我能够在台湾用网络同步教室跟60几位的人分享,就代表网络同步教室应该可以让我们在网络上跟学生做一个非常好的互动。 给各位列一个数据,我们从99年开办硕士学分班到目前,我们有两千多位学员,学员来自各个县市,甚至也有来自上海、美国、香港、澳洲,这里有58位考入了学习班。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看到我这边教材的内容,在这里我也可以强调重点。
张财铭:刚刚陈老师讲的模式是我们刚才所报告的。我们的学生来源于四面八方,包括像海外的,有的学生也有欧洲的。 陈老师:这是上课的一个情景,我可以一面上课,一面可以看到所有学生脸部的表情,我现在此时此刻所在的环境就是这样,我利用一个笔记本电脑和荧幕,就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这个教室不会产生回音。我现在可以很方便的写数学公式。 张财铭:以上我们在讲的是陈老师学校的经验。刚才主持人提过,我们在台湾以做大学或者企业或者政府机构的e—learning为主。我们卖给这么多学校设备以后,会发现,他们的使用度不是非常高,特别是校内,我们以下会介绍这种方式,怎么样在运营中让老师和学生参与这些课程。 ……
|
|
|
【最新消息】 |
|
·网络教育投融资高峰论坛现场互动(图),2006-11-29 15:18:06 |
·各高校网院院长与与会者亲情互动(图),2006-11-29 14:50:54 |
·各高校网院院长座谈网络教育学院如何面对评估(图),2006-11-29 14:36:57 |
·大会开幕式现场(图),2006-11-29 13:55:20 |
·大会开幕式记者与演讲嘉宾亲情对话(图),2006-11-29 13:4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