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远程教育大会开幕式及大会演讲 |
时间:2006-10-27 12:54:28 来源:中国网络教育 编辑:杨珞 摄影:杨珞 |
|
2006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开幕式现场
2006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开幕式现场
主持人(尹伟中):尊敬的赵沁平副部长,各位朋友,各位专家,远程教育界的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早晨好!按季节来说,现在不是北京最美好的季节,已经寒意逼人,但是寒潮之后今天我们又感觉到一丝暖意,就像我们的远程教育一样,风风雨雨走到今天。我觉得这次大会给我的感觉,远程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所以今天我们也非常高兴有机会作为一个杂志媒体,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我们也非常有幸请到教育部的领导,和大家共同探讨远程教育发展的大计。所以我今天跟我们张处长说,我们今天不是作为官员邀请你,是作为专家,我们共同就远程教育发展的问题发表观点和想法。我这次向媒体做一个说明,不要以官方的身份理解他们的个人观点,至于你们在做媒体报道的时候,尽量强调他们的专家身份和个人身份。下面我宣布2006年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现在开始!(掌声)
我们非常高兴请到了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大家欢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谢焕忠。当然我还要特别介绍一位给大家认识,不是新人,但是是我新的顶头上司,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原教育部远程教育司副司长葛道凯,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赵沁平部长致辞! 赵沁平: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天我们在北京召开2006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研讨现代远程教育如何服务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我代表教育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近年来,中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迅速,特别在高等远程教育领域,教学改革稳步推进,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借此机会向奋斗在远程教育战线的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网大和从事远程教育工作者和支持中国远程教育事业的外国专家和朋友们表示感谢,为你们辛勤工作以及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让公民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是我们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要达成一个目标,要形成完善的全民教育体系。在这样的条件下,完善大教育体系,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社区,输送到西部,输送到农村,输送到大众中去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各种转移和教育的培训,满足社会不同人群受教育的需要,使我们社会随时有学习时机,人人有学习之所。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信息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建立以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网络。并积极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一个功能比较完备,覆盖城乡的网络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完成,一个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平台已经初具规模,从而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优质网络资源的建设,共享应用,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发展远程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我们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不少的成绩。2000年教育部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300多种本专科网络课程,案例题库和试题库,为进一步提高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从2003—2007年教育部教育行动计划内对高等教育改革中,实行精品课程项目,再用五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把课程整理上网,并促进各地网络课程的建设。截止到2006年已经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750门。目前已经有658所试点高校开展了2万门教学课件。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说轻视网络课程的应用,各自为政的资源开放,校际与资源的共建共享不足,低水平开发,包括国家投资开发的精品课程得不到推广和应用,以及网络课程当中实现传统课程搬家,没有实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育等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对解决优质教育短缺,缩小地区差异也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加大改革力度,尽快解决好上述问题。
各位代表,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打破时空,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适应了我们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参加远程教育的朋友们一定要积极努力,为中国远程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
|
|
【最新消息】 |
|
·网络教育投融资高峰论坛现场互动(图),2006-11-29 15:18:06 |
·各高校网院院长与与会者亲情互动(图),2006-11-29 14:50:54 |
·各高校网院院长座谈网络教育学院如何面对评估(图),2006-11-29 14:36:57 |
·大会开幕式现场(图),2006-11-29 13:55:20 |
·大会开幕式记者与演讲嘉宾亲情对话(图),2006-11-29 13:4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