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动力来自学生
2004年春节即将来临,人大网院里流传着两个带有春天气息的故事。
1月8日,人大网院主管教学与服务的副院长郝成义接到了一封致人大网院领导的感谢信。写信人对人大网院为其孩子刘红提供了上学机会并给予特殊关照表示感谢,言辞恳切、令人感动,落款是人大网院学生刘红的父母“刘树先、刘淑惠”。
刘红是就读于人大网院上海教学服务中心200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生,因从小患有小脑性疾病手足徐动症,行动不便,初中毕业后就丧失了升学机会,但她一直渴望能通过自学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92年她通过函授取得某大学文学专业结业证书,但她心底仍期盼接受正规的本科教育,圆自己的大学梦。但是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为一位身有残疾的学生提供上学机会还很有限,刘红觉得找不到自己的未来,变得日益消沉,一家人也陷入愁云惨淡之中。
上帝还是为刘红打开了一扇窗户,人大网院改变了她的命运。去年夏天,刘红从报上看到人大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的消息,激动万分,当即和上海教学服务中心联系,并得到了中心老师的热情接待。终于,刘红成了一名人大网院的学生,而她为自己取的网络名就是“圆梦”。
2003年12月28日刘红在上海教学服务中心参加了开课以来的第一次考试,这是她初中毕业20余年来被传统教育拒之门外后的第一次独立面对考试,对于她来说,非同寻常。
看到女儿脸上露出很久不见的笑容,父母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地了。他们在信中写道:“正是你们给了她改变人生的机会,她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和希望,也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是你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而刘红也表示“要做生活的强者,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因为网络教育,一名青年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另一封信件是一位姓时的学员写来的,来信总结了人大网院的发展历程,并且结合相关政策对网院的发展提出许多建议,也包括一些批评意见,有些意见还很尖锐。系列邮件总共五封,看得出颇费心血。时值2003年年末,人大网院也在忙着总结,郝院长立即把这封信转发给了网院中层以上的干部。而在此后的全体员工大会上,他又当众宣读了这封信的部分内容,很有点“兴师动众”的味道。
对这封信,郝院长的评价是:“他很关心学院的发展,甚至有些担心,怕我们发展不够快,被别人超过了。这种责任感和主人翁感对我们是很大的鞭策,有什么理由不把我们的学院搞得更好呢?”实际上这种强烈的责任心在人大网院毕业生身上都很普遍,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不仅是人大网院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们是和网院一起成长起来的。在人大网院位于首都时代广场的办公地点,一进门就能看到首届毕业生送给母校的毕业留念:一块镌刻着宋朝词人苏轼词句《念奴骄·赤壁怀古》的匾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词句中跃动着年轻人渴望创造业绩领时代之先的豪情壮志,也寄托着他们对母校的期望和激励。
似乎是受到人大网院自然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以及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传统和人文精神的影响,在目前就读的网络学员身上,这种对学院的关切和责任感也表现得非常突出。
杨光是人大网院在读工商管理专业的学员,目前在北京建外SOHO从事房屋销售工作。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为了接受记者采访,还特地拟定了发言要点。对于网院,他的评价是“老师比较负责,教材和师资水平都很高,考务也很严格。”对于人大网院的严谨,另一位学员,来自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张雪松也有同感:“考试的确是很严格的,一些人还因为考不过拿不到学分而懊恼呢。”“以前下了班回到家觉得很无聊,而现在学习课程填满了我下班后的时间,觉得挺充实的,同时也认识了一些朋友。”开始一直坐在旁边安安静静的学员张明静发言了。她刚刚拿了网上人大的专科文凭,现在在继续攻读另一个专业的本科学位。
“另一方面,我个人很希望学院多多加强与学员的交流,也为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创造条件。”杨光的话锋一转。“我希望网站的设计更加人性化一些,方便我们查找信息。”这是张雪松的话。“如果我们的页面更新更快一些,更丰富多彩一些,就能更加吸引人了。”张明静说得很婉转。
可以看出,随着网院的发展,学员的角色也在随之增加新的内涵。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学习者、服务享有者,学员们也在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网院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成为网院的建设者。
两封不平常的来信,在人大网院引发的不仅是感动和欣慰,更有责任。倾听学员的心声,了解学员对网络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业务上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服务水平,成为学院上上下下一致的追求。
为了学生我们必须有突破
网络教育面对的是数量庞大、分布在全国各地、知识层次和认识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传统型向现代网络型过渡的角色转换对授课老师和辅导老师来讲,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被问及“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给您带来的最大乐趣和挑战是什么”时,学生管理部杨主任的话很精练:“既发挥网络的优势,又突破网络的限制。”这似乎说出了每一个网络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怎样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出新的网络教学模式来;怎么扮演好教学资源提供者和课程设计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自己思考,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之中,这是最大的挑战。”《哈佛管理导师》课程的辅导老师何老师对自己设计的一次“哈佛实战演练”课程颇为难忘。据她介绍,整个学习过程有些类似于哈佛MBA的案例分析,事先她准备了一些背景资料,学习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这个虚拟角色需要应对案例中发生的真实情况,同时还要应付对手提出的问题。双方在网上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共发了几十个帖子,非常热闹。其中一个还有点招架不住,打了退堂鼓,又在老师的反复鼓励下坚持了下来。最后学生的一致评价是“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学习。”“输赢并不是关键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都说教学相长,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我现在才真正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教学相长。”何老师很有感慨。
公共关系学王老师认为“网络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而往往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老师们会花上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去查资料。“如果问题没有解决,会觉得很不舒服;解决了,心才踏实了”。
教授法律课程的刘老师则认为最大的挑战在于“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想问题,时时刻刻将服务的理念渗透到工作中去”。
网络教育让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板着脸的老学究,而是为学生着想,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老师们都谈到了这样的体会。
除了学习上的问题,思想和生活中的感受和体会也会有所涉及。“祝老师周末愉快。”“祝您逛街有个好心情。”之类的生活问候,为新型的师生关系注入了更多人性化的色彩和温情的成分。
“有时候也想见见学生呢。”何老师坦言。也许是因为隔着网络,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也显得很放松。还不知道网络那端的老师是男是女,传过来好听的话也不含糊:“您可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先生。”可没准老师正是一位女士呢。
网络隔断了面对面的交流,但却为老师和学员之间营造了某种神秘而轻松的氛围。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像过去一样严肃,界限也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更加平等、更加愉快,也更像朋友。
师生关系也不会随着一门课的结束或者学生毕业而终结,“有些学员毕业之后,如果遇到工作上的实际问题,还会回来再问你。这让我特别高兴。”何老师说。
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认可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经过人大网院研究部门和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也已经出现在网上人大上。刚刚入世时推出的《WTO与中国入世》恰逢其时,《红楼梦研究》也好评如潮。
据教学与教学管理部张主任介绍,为了与网上授课交流形成有益补充,他们还特别设计了巡回讲座和实时讲座两个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前者是请有关课程的名师到部分服务站点,为学生当面授课,拓宽学生视野,也为师生见面创造机会,很受学生欢迎。最多的一次,人大网院一学期开展了23次巡回讲座。而实时讲座则是把课堂搬进了多媒体演播厅,老师与同学面对面的授课过程同时被录下来,放在网上。目前已经做了两期,一是个人投资理财,二是一战后的国际局势,都是经过网上调查很受欢迎的课程。人大网院的计划是将来通过卫星传输信号,真正做到实时传播。
师生教学相长,老师在接受教学实践挑战的同时,也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方面不断创新发展,“为了学生,必须有所突破”,这是他们履行的一个信条。
创新为发展,更为学生
如果我们要在开展高等教育的网院里找几个榜样,树几个典型的话,恐怕没有人会质疑人大网院的上榜理由。
“得到同行的认可,这自然是种鼓励,但形势也很紧迫,压力很大。越往后走,要想保持原有的地位就越难。”郝成义院长的话出自肺腑。
越往后路越难走。这似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路有些类似。发展已渐入佳境的人大网院,面对“后有追兵”的局面,也感到了竞争的压力。
服务概念是在人大网院老师口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而关于服务理念的整体理解,记者从郝院长那里寻找到了更深入的诠释。
“我们学院根本的一个理念就是服务,带有引导和管理性质的服务,为学生想更多的事情,为他们提供更深入、更优质的服务。”拉动人大网院稳步向前的除了“深化服务”这一理念,还有“创新发展”。
2003年11月,人大网院召开的“网络教育创新研讨会”上,郝院长再次强调了服务和创新的关系:“‘创新’是人大网院生存的基础,也是学院未来发展的需要,而‘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为学生服务。”他将创新的内容概括为体制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文化创新、资源创新。
几年前,人大网院创立的与企业联合的体制是确保服务理念落到实处的基础,这不仅保证了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而且确保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网院的生存土壤。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又保证了团队和业务的高效运转,同时使服务理念真正表现出来,学院的竞争力得到体现,良性、健康的发展道路也由此开始。
创新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名词,但能否将其思想内涵渗透到点点工作之中,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不在于说,而在于做
人大网院把“创新发展”和“深化服务”两个思想作为立院之本,并且从管理者到每个普通的员工都将其贯彻落实到具体细致的工作之中,实实在在,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得到业界的认可。
每年评比一次的“员工创新奖”在2003年被写进了人大网院的管理章程,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足够让员工努力工作,力争上游。这就难怪郝院长多次提到“我最满意的就是我们的团队”了。
2003年,人大网院比较有代表性的服务内容有研究性学习和短信服务。《红楼梦研究》的热潮仍未退尽,对于广大红学爱好者来说这是一顿难得的“美味佳肴”。而对处于工作生活重压之下还要抽空学习的现代人来说,提前通知考试时间的短信服务使学生不至于太措手不及,也送来了关怀。从2003年9月20日起,学生管理中心推出的新型服务项目:网上“教材直接订购”也开始实施了。只需登录网上人大,在首页上点击“教材直接订购”,就可以方便地买到自己需要的教材。
2004年,人大网院着力打造的项目也是两个,一是学科频道,二是移动教育。前者类似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是将一门学科的大部分内容及相关资料有效整合在一起,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完整全面的学科环境,让学生从面上对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和理解。今年3月,第一个学科频道——法学学科频道将顺利开通。而移动教育是将部分课程内容发到学员的手机上,实现网络无处不在,教育也无处不在。想象一下,在等车或乘地铁的时候,如果想起学习上的一个什么问题,发个消息,等待一会,你就能够得到相应的解答。这种感觉应该很棒,对吧?
从“创新发展”到“深化服务”,人大网院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创新,既是网院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逼”出的结果。但让学生受益才是教育价值真正所在。
在人大网院,记者能感受到全院上下全力迎接竞争时代的氛围,感受到虽身处领先地位,却仍旧急切地要创新要有所突破的紧迫感。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人大网院来说,又一个五年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