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网络教育网尽一切可能地将网友的优秀作品与所有网友共享,特地开放网友投稿专区。《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将会不定期的到这里选择优秀的作品刊登。欢迎网友积极投稿!在线投稿 文章列表页 |
|
|
|
|
|
|
投稿须知:
1、来稿、图片一律要求作者原创,严禁弄虚作假,如因抄袭或剽窃等相关原因引起的一切纠纷,文责自负。
2、作者拥有著作权,中国网络教育网、《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拥有编辑权和使用权;如被《中国远程教育》杂志选择刊登,将获丰厚稿酬。
3、其他媒体或者个人使用、转载或部分摘编网友原创文章,必须征得《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及作者本人同意。
4、本投稿专区仅供投稿使用,投稿专区刊发的文章并不代表文章被《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中国网络教育网录用。
5、如果文章含图片、表格等,请采用邮件投稿方式。邮箱:
[email protected]
(在邮件中写清您的个人信息,所需信息详见在线投稿中的填写项目)
6、投在网友投稿专区中的文章将实时的显示在专区网页中。
|
|
返回列表页 |
|
|
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法学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 |
|
|
|
|
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法学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
穆丽霞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山东东营 257061)
全球化的趋势确是一种现实。[1](P3)联合国机构的存在更加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全球化的核心所在是经济全球化,而经济的全球化也随之带来了法律的全球化。法律全球化势必对世界各国的法学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更对我国法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我国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要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就需要在国内法律制定和运作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涵纳国际社会的国际惯例,参与到国际法律趋同化的过程中,而在这大规模的立法完善与法律趋同化的进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法律实践工作者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研究我国法学教育界如何培养法律人才,如何定位以及实现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
一、法律全球化视角下的法学教育目标定位
法律全球化必然使法律知识和经验的交流超越国界,经济法律行为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跨国性和国际性与日俱增。经济全球化与法律全球化以国家法律的开放性、国际惯例与国际法律的普遍适应性为内容,对法律人才的素质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2](P12)作为符合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需求的现代法律人才应当具有国际化、复合化的特征,对我国法学教育而言,这也正是理想的、亟需实现的法学教育目标。
1.法学教育国际化:法律全球化深刻地改变着全球法律生活的基本面貌,重新塑造着每一个国度或民族的法律架构,进而对法学教育产生显性影响,使法学教育出现国际化趋势。法学教育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全国范围内的法学教育的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的活动过程或发展趋势。法学教育要适应法律全球化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法学人才。这样的人才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国际知识、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共事、合作和竞争,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
2.法学教育复合化:中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复合型的法学应用人才,具体说,就是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能够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法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通用法律人才。21世纪是科技空前大发展的时代,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二:一是高科技迅猛发展;二是各学科在分化的基础上的渗透性与交叉性的日益增强。时代要求通过多学科的融合来解决各种综合性实际问题。我国当前经济立法中部门立法、外行立法、闭门造法的现象很严重,有些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基金法等的制定,主要是由经济学家而不是由法学家担任,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这种复合型人才。中国加入WTO后急需熟悉国际法、国际贸易法、WTO规则,以及那些懂外语、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贸、懂科技,能够同外商洽谈业务的法律人才。因此可以预计大学本科学外语、经济、财会、外贸的法律硕士将成为当今社会最受欢迎的法律人才。
二、对世界各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审视
通观各国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两大法系法律结构与法律技术特征的不同,各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采取的是经验化的培养模式。现在,英国的法律教育主要由各大学法学院承担,但在选拔律师方面,律师学院的法律教育理事会和法律协会分别负责培训。大学法律教育与律师学院或法律协会培训的差别在于,后两者学习时间短,着重职业教育。在长达五百年的时间内,英国一直保持着大学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并存的双轨制,大学法学院培养法学家和教师,律师公会培养法律实务人才,法律职业者对法学家的经验一直持冷漠的态度。这种形势直至上个世纪下半叶才有所改变,1971年,根据奥姆罗德(ORMROD)法律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应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常拥有一个法律学位,或者在获得一个非法律的学位后再学习一个两年变型性的法律研究生课程”。[3](P347)这一报告才正式确立了在法律实践性教育开始之前必须先在大学接受法学教育,从而将法律学术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现在在英国要取得出庭律师资格,必须在大学法律教育之后进入律师公会接受职业培训,结业考试后通过出庭律师资格考试方可执业。取得事务律师资格必须通过事务律师资格考试,可以不受大学法律教育而在法律协会承认的其他学校接受教育。
美国的初级法学教育被置于大学本科教育之后,通常被认为是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从入学条件看,报考美国法学院的学生要求已获得文学士学位或理学士学位,也有一些已拿到其他专业的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这实际上是把法律教育视为一种专业教育,而不是一般的高等普通教育。在这种体制下,学生进法学院学习法律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拿高学位,而是为了从事法律职业。美国法学院法律教育的又一特点是:采用“判例教学法”以代替传统的演绎法。这种教学方法是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达尔(C.C.Langdell,1826-1906)首创的。他的根据是:第一,为了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必须研究法官的判决。第二,上课时要用苏格拉底式讨论问题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系统讲授。判例教学法,以分析、掌握判例中的法律原则、法理为目的,它要求学生充分地发言,并积极参与,从中掌握法律的技巧。难怪马克斯.韦伯指出:“这种教授的方式自然导致较为形式主义地对待法律。法律由先例和类推支配……法律实务者们不是旨在……合理的结构,而是试图创造出各类在实践中有用的契约和诉讼,因为它们符合诉讼人典型和经常的需要。”[4](P184)
德国作为大陆法系法律文化的代表,采用的是理性化的法律教育模式。德国法学教育实行所谓的双轨制。法学教育由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和见习阶段两部分组成。这是一种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体制。相对于美国的法学教育模式,德国更偏重于学术教育。大学基础教育以传授比较抽象的法学理论知识及训练案例分析技术为主要内容。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由各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监督。这一阶段法学教育设定的宗旨是:向学生提供法律理论基础,引导学生从事法律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方法发现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中,必须在假期不上课期间,至少度过三个月的实践学习时间。这一点说明德国的法学基础教育阶段也比较注重实践。在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四年或四年以上,取得必要的学分以后,必须经过第一次国家考试,来检验自己是否具备了足够的法律知识以及是否具备了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国家考试,顾名思义,应当由国家组织统一进行考试。但实际上,德国的国家考试并非由作为联邦的国家统一组织,而是由各个州组织进行的。从整个德国的情况看,第一次国家考试的通过率相当低。在报名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的所有考生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可能考试不及格,并且规定,国家考试原则上只能重考一次。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意味着大学基础阶段学习的终结,但想成为法官、检察官、高级行政官员或大学法学教授,还必须经过见习期并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德国人称处于见习期的学生为“国家候补文官”。这一制度体现了德国法律教育的职业色彩。第二次国家考试在见习期的最后一个阶段结束前进行,通过第二次考试,即可申请担任法官、检察官、高级行政官员的职务,这种人叫做“完全法律人”。[5]
日本颁布《司法试验法》,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法律职业考试和培训制度,对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种职业统一适用资格考试。由于日本高度重视其法律职业人员的素质和质量,在选拔上一贯施行极其严格的“精英标准”,因此每年司法试验的通过人数是试前限定的。根据历年统计资料,日本每年司法试验合格率基本维持在5%左右。与其他各国的法律职业考试不太一样的是,日本国家司法试验的通过者并不能直接获得法律职业的从业资格许可,而只是获得了接受国家法律职业培训的资格。在日本,除极少数情况外,完成司法修习生的两年学习,获得律师资格也是被任命为国家法官和检察官的法定前提条件。因此,首先通过国家司法试验,然后完成在司法研修所的两年学习是在日本获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必经步骤。与一般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日本的法律职业教育制度是在日本对法律职业严格实行精英标准,奉行“宁缺勿滥”原则下建立起来;由国家专门机关组织实行职业教育确实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这种统一教育模式又使得国家尤其是最高裁判所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对国家法律职业人员进行统一控制和影响。[6](P358-359)
三、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新思路
1、将法学教育基本定位为通识教育,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同法律职业教育的结合
法学教育模式主要有职业教育模式和通识教育模式两大类,前者即以培养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具体案件的律师和法官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模式,旨在造就“法律工匠”;后者在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就方法模式而论,主要有案例教学方法和逻辑论辩方法两类。这些模式曾是全球化趋势中第三世界国家向西方国家借鉴法律改革和法学教育发展经验的主要内容。[7]
在我国,国家尚无力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因此要像其他国家那样将大学本科完全用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由其他机构承担对业已基本完成了素质教育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法律职业教育任务是不现实的,社会现实要求现在中国的大学法律院校必须暂且同时承担起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甚至还有理论研究的多重任务来。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必然导致对高级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法律职业所具有的社会公职性,都必然要求对法律人才实行专门的职业教育,以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但重视法律职业教育决不能以牺牲素质教育为代价,走急功近利的速成路线。素质教育为任何职业教育之本,只有在良好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上,法律职业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水平人才。
2、加强法律全球化的教育,增设有关国际法律规则的内容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加强法律全球化的教育,从观念到内容,从知识到思维,都应当体现全球化;在法学课程设置上,必须增设有关国际法律规则的内容,更新法律观念;在课程内容体系上,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强化已有的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课程的地位,并在内容上及时更新,使之符合全球化所带来的新要求、新变化。
根据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曾确定法学专业在大学本科期间开设法理学、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总论、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中国法制史等14门核心课程。现在,为了适应全球化趋势的需要,应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之外,还要掌握基本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相关国际法知识,并熟悉我国实际运用中的对外方针、政策、外事法律法规等,具备分析解决有关国际问题或国际经济法律关系方面的能力。应将《世界贸易组织法》列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开设若干与此有关的专题讲座,使法学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世界贸易组织及其规则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以培养出熟悉世界贸易规则的法律专业人才,使高校逐渐成为带有国际性的学术中心和培养高层次复合人才教育中心。
3、明确法律硕士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的法律硕士教育制度借鉴了美国的大学本科后法律教育制度,并确立了以培养高级法律实务人员为指向的职业化教育思想。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首先要求攻读此等学位者必须具备其他专业和学科的学士学位,而且只允许非法学学位者有入学资格,其目的是使这一新型法学教育从源头上确保学生学科背景的复合性。其次,法律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以法学一级学科为基础,以法学14门核心课程为教学的中心,其目的是保证学生的法学专业知识具有复合性。同时,更新法学教育内容与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力、综合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教育他们掌握丰富渊博的理论知识,使其既懂法律专业知识,又具备其他学科知识,并因此而形成文理渗透、相互交叉的教育渠道,使法学学生成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只有这种法学学生,将来才能承担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8]
|
|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保证此作品没有在其他任何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发表过。我同意中国网络教育网chinaonlineedu.com
无偿刊登此作品并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一旦其他媒体决定刊用,我将及时通知中国网络教育网chinaonlineedu.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