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是国内劳动生产率最高的钢铁企业。拥有10多万名职工的宝钢是国内跨地域最广的钢铁企业,集团的数十家下属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辽宁等地。为了保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宝钢每年都要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员工的培训。宝钢之所以能够运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有赖于一套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及其培训出来的技术精湛、国内最优秀的技术工人队伍。可以说,宝钢所拥有和储备的一流技术工人是其强大竞争力之一。
宝钢是在国企中率先实现网络培训的代表。在对企业内的教育培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之前,宝钢也存在着比较尖锐的工学矛盾和企业内教育培训资源分散化、“小而全”、重复建设等现象。自从加快了网络培训建设的步伐以后,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虚拟宝钢教培中心已经建成,分散在各地的下属企业虽然难以享有上海市内各处员工脱产职业培训的好处,但都坚持对员工的网络培训。这也为宝钢创建学习型企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奠定了基础。宝钢发展网络培训的目的就是要为宝钢集团发展高等教育与企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创造新的途径。
结合企业实际需要 加强网络培训建设
宝钢公司根据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全局规划网络培训发展蓝图,结合企业实际,分步明确和实施各有关职业教育部门的职责和各项具体的任务。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培中心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活动移植到一个高度集成的数字网络环境中后,宝钢加快了提高教培中心的工作效率、教育培训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步伐,在建立和完善“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开放型网络培训体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宝钢的网络培训工作采取了总体规划和实施的办法,形成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工协作、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
每年教培中心要举办多期教师多媒体网络课件开发培训班,以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和课件制作能力。目前,宝钢教培中心的专业人员已成功地完成了由传统的电视摄、录、编工作向数字化采集、编辑、制作工作的转变,从而能为教师提供课件脚本编写指导和数字媒体的采集、编辑、制作等技术服务。
其次,建立推进办学体制与机制。
一是宝钢集团公司规定教育委员会、规划部、计财部等职能部门和教培中心一起负责定期审议网络培训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规定由教培中心主任担任组长的教育培训信息化领导小组必须亲自抓网络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网络培训建设的推进会,并将其列入员工接受职业教育情况计划。二是以文件的形式规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如宝钢教培中心校园网管理制度、因特网管理制度、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管理制度、多媒体教材制作管理办法、图书信息管理办法、因特网遭受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后紧急处理预案等,以确保网络培训工作完整、有序、安全、规范地发展。三是拟定了建设的基本框架,包括建设四大网络、一个中心(资源中心)、两大教育网站和一个外延(向社会层面的延伸)。其中,宝钢教培中心内部校园网、因特网、远程教育网(卫星和电信专线接入网)和闭路电视网等四大网络是网络培训建设的基础设施;资源中心是网络培训建设的核心支持系统,包括各种应用支持系统和资源共享系统,如自动化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系统等;由企业网、因特网组成的两大教育网站是宝钢教培中心内外用户的主要使用界面,它能使教培中心的信息化功能向社会层面延伸,从而可在网上构筑一个覆盖范围达各子公司、职工所在社区与家庭的虚拟宝钢教培中心。
第三,宝钢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网络培训的基本建设内容。通过开展网络培训建设,形成特点鲜明的网络培训资源保障体系。
宝钢在网络培训建设中,注重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鼓励多种教育培训资源上网。建设了数字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共享。目前,宝钢教育图书馆分别在因特网和企业网网站上建立了网上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包括馆藏书目数据库、馆藏电子出版物等在内的数字化资源的上网服务;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向读者提供电子读物网上阅览服务;实现了与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和万方数字期刊数据库的网络共享链接,向读者提供数千种电子期刊全文、数十万册电子图书全文和科技信息、学位论文、学术年会论文等的网上阅览服务。建立了网上教育培训共享资源库,包括媒体素材库、案例库、课件库、课程库和试题库等,实现了教学素材、课件、案例和课程的网上共享与管理。目前,宝钢教培中心已建成了基础(公共)学科的教学素材共享库、IT类网络课件共享库、各类视频教材库、外语试题库和宝钢现场案例库等。
网络培训 向异地子公司、社区、家庭延伸
近年来,宝钢主辅分离、减员增效的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比较尖锐的工学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对一些职业培训采取半业余、业余方式实施的同时,宝钢更多地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开展网络培训,并试图建立起各子公司间的职业培训联盟,为宝钢的职业培训资源进入社区、家庭创造条件。目前,宝钢已完成了教培中心校园网、校园因特网、电信专线与宝钢主干网、国际互联网、远程教育子网的连接,建立了企业网宝钢教育网站、因特网宝钢教育网站,开通了远程教学支持系统、VOD视频点播系统、基于ISDN 的实时双向视频远程教学系统。宝钢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签订了长期的厂校合作协议书。同时,宝钢教培中心经与东北大学网络学院合作,2001年在宝钢招收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升本学员146人,2002年招收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升本学员122人。通过网络手段,宝钢已能为员工提供网上技术技能课程的学习,圆了宝钢人不出宝钢就能接受名校教育、不出家门就能接受职业培训的梦想。
宝钢教育培训中心新老校区内拥有完善的内部校园网,校园因特网子网,远程教育子网,校园双向数字化闭路电视传输网等四大网络,有400多台计算机入网,近2000个各类信息点遍布校园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从而使教培中心的教学与管理各类资源具有多功能、综合型、现代化特点。宝钢教培中心信息化校园的资源中心由网络基本服务(包括e-mail、网络安全服务等)、 OA系统(实现宝钢教培中心内部及与宝钢其它单位之间的公文网上传送)、教育培训计划实施管理系统(实现教育培训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实现网上授课、作业发布与批阅、网上辅导答疑与自测、网上远程考试与评价、分布式教学管理等)、视频点播系统(开展数字视频教学片的网上点播)、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系统(实现多媒体素材、案例、课件和课程的网络共享和管理)等构成。借助资源中心,宝钢教培中心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办公和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等。现在,宝钢教培中心已基本建成了由基础层、应用层、远程教育层三层体系结构组成的信息化校园。
宝钢教培中心远程教育工作目前已完成以下四个方面:
完成了教培中心内部校园网与宝钢主干网的联接,建立了企业网宝钢教育网站,开通了远程教学支持系统和VOD视频点播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已向职工提供了几十门多媒体网络课程和各类电视教学片,实施了对企业网用户的网络远程教学。
完成了教培中心校园因特网子网与国际互联网的联接,建立了因特网宝钢教育网网站。目前,该网站正在为东北大学网络学院宝钢分院的200多名学员提供网上课程点播学习和师生交流服务。这标志着宝钢职工已能做到在家中自主学习所需的教育培训课程。
完成了电信专线与远程教育子网的联接,开通了基于电信专线的实时双向视频远程教学系统,实现了教培中心与子公司和高校间的实时双向远程教育,从而构建起了以教培中心为主播的虚拟授课和实时研讨的环境。
通过遍布职工所在社区的闭路电视网络,教培中心每天为职工提供两个半小时的教育培训节目。这为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提供了教学转播、重播的环境。
不断改进网络培训实施的 方法、手段和条件
通过开展网络培训建设,宝钢成功地实现了教育培训向子公司、职工所在社区与家庭的延伸,满足了异地子公司的教育培训需求,有效地缓解了工学矛盾,优化了教培资源。目前企业网宝钢教育网站的在线注册人数超过了1500 人。因特网宝钢教育网网站开通的2年内,已为东北大学网络学院宝钢分院创造了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其它各类职工在线学习 也取得了成效。
通过开展网络培训建设,宝钢教培中心在教育培训成本、质量、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实现了对外快速响应,对内高效沟通,快速奖惩,从而为优化教育培训业务流程,实现教育培训再造奠定了基础,通过实施网络培训,宝钢已形成了以中、高级工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正是在此基础上,宝钢实现了技术工人从体力型、经验型向智力型、知识型的转变。宝山钢铁股分公司实现了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不足200吨钢上升至800吨。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联合重组后的宝钢为尽早实现"办世界一流企业,创世界一流水平"的发展目标,及时制订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作为实施现代化的支撑,宝钢编制了人才发展战略纲是和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培训掼。掼指出了国际钢铁领域相关专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概括了宝钢专业人员的知识和状,以培养不同层次。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岗位履职能力为出发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从而分专业。分层次。分系统地规划出了未来5年宝钢专业技术人同继续教育开展的内容和发展方向。该项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人事部门在宝钢年度网络培训计划制订前,深入现场,了解现场的网络培训需求,主动为现场设计网络培训项目,以求网络培训计划的精确化确定。而不是"闭门造车",武断地下发"红头文件"、宝钢教培中心在网络培训项目实施前用足够时间,通过抽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用户"对网络培训的建议和意见,以求"量体裁衣",提高网络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设计出多套网络培训课程实施方案,供"用户"挑选。在实施网络培训时,根据成人学员对知识和经验具备自我事例能力的特点,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了做游戏、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实现了网络培训方法的多元化。加快传统教师向网络培训师转变的步伐,要求教师除了懂专业技术、具备以不同的教学形式授课的能力外,还需能笄,善开拓、会管理、熟悉网络培训的全过程,具备网络培训策划,课程设计,编写教材,评估教学效果的能力。
|